八年级《寂静的春天》读后感(精选18篇)(3)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9 本文由风止于林间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这是一本偏生物学的说明文,一开始发明了一种杀虫剂DDT很有效地控制了虫子带来的危害,但是逐渐的,因为杀虫剂而影响了环境,野生动物甚至人类的生命安全。一开头是一段美好的景象:农村阡陌分明,宛若棋盘,每到春季,身上的白色花朵覆盖青翠的原野,如流云一般,摇曳身姿。秋日里,橡树,枫树后桦树的斑斓亮色透出茂密的松林,如火光一样灿烂。画风一转:鸡,牛,羊染上了不知名的恶疾,成群成群倒毙,成年人会无缘无故的猝死。小镇陷入一片怪异的死寂。人类新型的化学产品或者生化武器给大自然的平衡带来很大的破坏,而且远远超过了其自身修复的能力,已然造成无课挽回的伤害。分别从人们从小就接触的各种化学生产的非自然的药品食品开头,其中透出了深深的无奈,这是每个地球人都无可避免的,再从整个大自然的循环链子来展开,污染了水源,如地表水、地下海;污染了土壤;“地球的绿色帐篷”――植皮也随之被污染;小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地方都被污染了,同样的也遭殃了……这一切都是人类不加节制的破坏环境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杀虫剂算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帮助人类杀死害虫,于是人类滥用这种杀虫剂为自己造福,他们觉得杀虫剂只有利处,没有坏处,但是正是这种杀虫剂破坏了生态平衡,它让鸟儿不再飞翔,鸣唱。如果再这样下去,春天将永远寂静!文中有一句话:“生物活性极强,但人们了解甚少的工具。人类只要踏错那么几步,就可能彻底摧毁土壤的生产力,于是节肢动物就将接管整个星球。”在人们没有深度了解杀虫剂的情况下就这样毫无顾虑的滥用杀虫剂,让杀虫剂变成大雨从天而降,在不知不觉中,生物圈里的生命也在一点点的消逝。作者雷切斯-卡逊也说过:“我并不认为化学杀虫剂完全不能使用,我所反对的是,在对化学杀虫剂的潜在危害全然不知的情况下,就不加区分的,大量彻底的,交到人们手中”人类将魔鬼从笼子里放了出来,却失去了将他再关回笼子的能力。

杀虫剂的使用的确暂时的消灭了某一部分害虫,然而自然选择是害虫不断进化,使一种系虫剂失去效力,接下来人类会再研别一种新的系虫剂,如此循环。然而,被称作不会伤害人类的东虫剂最终会沿着食物链一级一级的浓缩,最终给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影响不是几年,几十年,或者几百年能够化解的,这与饮鸦止渴又有何区别?像书中所说:“生命在以千年为单位计算的岁月中不断调整,最终达到了一种平衡――时间是演化的重要因素,但在现代世界的演变中,我们最缺乏的恰恰就是时间。”时间不等人,人类用了一种最快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是,这是短暂性的,真正能够完全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经过时间的沉淀,极度了解后,研制出来的最佳方案。“人类可能在看似微不足道的选择(比如选择哪一种杀虫剂)之中就决定了自己的未来命运,这可真是一种讽刺。”

《寂静的春天》为我们拉响了警钟,春天为什么寂静?是人类亲手将鸟语花香的春天摧残的不像样。看了这本书后,我沉默了,在生物课上,我们也学了关于生物圈中的关系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在生物圈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只要生态收到了破坏,人类也很难生存。所以保护环境是最基本的事,没有良好的环境,就没有人类!

篇13:寂静的春天读后感

“春犹如一朵美丽而圣洁的花,但是这朵花正被人们搞得面目全非。”

读完《寂静的春天》,我受益匪浅,其实应该说读完每一本好书都会这样。

选择这本书呢,主要还是受刘慈欣《三体》的影响,我从《三体》中了解到这本书,起初对本书的了解仅限于“《三体》灵感来源”。

后来了解到本书的作者是一位伟大的生物学家、作家。

这位伟大的女性用笔和大量的实例来唤醒那些所谓的“专家”,唤醒那些被金钱迷惑的人们。

《寂静的春天》推动了DDT等化学杀虫剂的限制使用,直接促进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改变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可以说为环境保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寂静的春天”,既是春天,本应鸟语花香,又为何会“寂静”呢?

原来,人们为了提高作物的产量,不计后果地使用以DDT为代表的各种化学杀虫剂,从而导致了无法弥补的伤害。

人们得病的几率高了,牲畜也会莫名其妙的死去……

各种新型的病毒肆虐。

人们再也听不到鸟儿的鸣叫,再也看不到水中欢快游动的鱼儿。

有的只是体内毒素积累的“毒物”,可笑的是,许多“毒物”还经常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

我从网上了解到:在春季的一天,作者卡森的一个做护林员的朋友告诉她,这个春天没有任何鸟儿的足迹,连虫子都很少见了,作者感到十分奇怪,于是经过调查,她知道了真相,写下了这本书。

卡森第一次对人类意识的绝对性提出了质疑。她所坚持的思想为人类环境意识的启蒙点亮了一盏明灯。

世界上又有多少人拥有保护环境的潜意识呢?

反观那些明知故犯,见财眼开的人却又是数不胜数。利益在某些人看来,比命还重要。

说实话,从小到大,我对保护环境的认识仅限于不随手乱扔垃圾、植树造林什么的。

但,这并不算肤浅,这至少比那些只会嘴上说说,就把自己吹得多高尚的人要好很多。

如果每个人都为保护环境做出一点“举手之劳”,那么环境也会好许多。

其实,许多人都是被“利”“欲”给迷惑了心志,要从根本解决问题,首先要克服“欲”,也就是需要“知足”,知足常乐,不能为了眼前小利而失去长远的未来。

在知足中积极进取,树立正确的目标。

还有,我们应勇于揭下虚伪与谎言编织的糖衣,正视现实。

如若不然,到最终,只不过是演了一场自欺欺人的闹剧罢了。

卡森的《寂静的春天》很深奥,我并不能完全理解它,以我的知识层面,也不可能做到那个地步,但我知道,就凭我所理解的,也足以为世人敲响警钟了。

篇14:寂静的春天读后感

看着寂静的春天这个题目,又看了看目录,心中满是疑惑,这本书的目录基本上和寂静的春天谈不上任何有相关的地方。但细细品味每一章的标题非常的新颖,让我情不自禁地开始看这本书。

从“走进名著”,可以看到人们生活在各种化学添加剂的环境中,一开始还不明白。但当看到第三章死神的灵药时,1.24259亿,6.37666亿这天文数字让我惊讶。我们虽然杀死了虫子,但也对其他生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而且杀虫剂也会破坏人体最为关键的生理过程。再往后翻作者列举了DDT,狄氏剂等各种化学添加剂,上面的各种例子,人们虽然杀死了虫子。获得了干净,但却没有想他们这样过度使用化学品会伤害无辜的动物和人类自己。

看到第八章,再无鸟儿的歌声,这篇文章写了因过度使用杀虫剂,使鸟儿、树大量死亡,让我想起了在家乡,清晨,睡眼朦胧的我每天透过换气管,都能听见鸟儿在歌唱。走在乡间小道上也能看见很多鸟儿在枝头。而回到城市,因没有树,少有鸟儿。

还有,在上世纪80年代,麻雀啃食农民种植的小麦水稻,让人们非常痛恨麻雀,认为它是一种害虫所以,人们大量捕杀使用化学品来杀死麻雀,麻雀的死又使其他动物开始急剧增加,麻雀的死并没有使问题解决,反而到如今人们开始怀念麻雀这种动物,开始保护它。还有鹿和狼的故事,都说明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有害动物,人类只是站在自己利益的基础上来评判有害和无害,每一种动物生活在地球上都有他自己的意义,只是有时人类没有观察到。

发明杀虫剂的化学家,他获得诺贝尔奖,对于农民来说,他是应该的。但对于动物、乐于保护环境的人来说,他发明的杀虫剂就是鸦片。我认为生产杀虫剂的工厂不能随意卖给普通人,应该先教会使用者或在包装盒上标明怎样使用,每次使用不能超过多少等等。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给了我们一些治理环境的办法。比如说,现在的深圳,从爸爸的口中得知,我们家旁边的那条河,从前陈有很多鱼虾在那边生存带你附近工厂的过度排放污水,巨臭无比,但现在深圳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开始关注环境,通过一代人的努力,现在的水虽然比不上从前,但不会散发出臭味。这也印证了书中所说,我们必须停止对至关重要,也可能是最后一块自然的生存之地的操控。

篇15:《寂静的春天》读后感

前十六章其实随意翻一下就行了,大家只要睁眼看看自己周围的环境,也就不需要再看书上那些数据了,我们面对的现实远比作者50多年前描述的严重,各种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不单是杀虫剂除草剂的乱用。

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句话小学时就听过,现在已经走上这条路了还能听到这句话,这是件比较神奇的事。因为在这里,政治因素对环境的破坏远比杀虫剂严重,就好比这本书出版前两年那场对麻雀的捕杀导致的虫灾吧。

作者在第17章提出的另一条道路,其实也是五十步与百步的区别。引进外来物种进行生物控制,结果是另一次物种入侵的序曲。替代最初的农药的是有机磷农药,结果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现在使用的各种所谓低毒高效的农药,也就是激素类农药,也只是技术上的进步。一亩长满灌木杂草的荒田,只需喷上两遍,全部死光光,然后相隔不远的田里种的草药也全部死光。原来能看到邻居的猫狗在草丛中玩耍,现在已不见踪影。

加剧农药污染的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将稻田改种经济作物,结果,连田中小路也看不到一丝杂草的存在了。从中可以见到人类对其他生物的残忍。书中提到一个例子,说为了保护鹿群而捕杀食肉动物,结果造在鹿群数量大增最后饿死的比被吃掉的还多。而支撑现有人口数量的,也正是农药的大量使用,说不定哪天农药突然失效了,结果不言而喻。

很多科幻小说中都说到,未来的人类就像是工厂里生产出来的,不是自然繁殖,而是胚胎工厂里出来的,自然生殖的则被当成劣等人。如果考虑到农药残留导致的杀精少精、胚胎发育异常等问题,那就能理解小说中的现象了。以前人类都是生得多死得多,留下来的都是经过优胜劣汰的,而现在提倡优生优育,大家认为哪种模式更适合自然规律?

基因修改、基因修饰,不管是叫什么,虽然说得好听,好像是“上等人”的特权,其实都是人类为破坏自然付出的代价而已,最后买单的就是吃不了“特供”的普通人。

篇16:《寂静的春天》读后感

世界之大,我们又能怎么做不去伤害她?

――题记

寂静的春天。春天在我们的印象里,本是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情景,可为什么提名为寂静的。这背后有多少的悬疑。

很多国家都使用杀虫剂,可是杀虫剂在背后却有许多不知认为的秘密。里面添加了多少化学剂?多少有毒物质?对大自然对人类,到底有没有伤害?我们无从得知。原来一个充满鸟语花香的小镇,一系列化学药剂对环境的危害,令整个小镇充满死亡气息。

对人类动物的伤害简直让人触目惊心,动物不计其数的死亡,人类不计其数的生病,所有能吃的.瓜果蔬菜都有农药残留。这些都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化学药剂不仅能危害到我们,还有地表水和地下海,让鸟儿无法歌唱,失去生育能力,让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寂静的春天里,以大量的真实案例和触目惊心的结果,详细的介绍了滥用杀虫剂所造成的全球性环境污染和严重的生态危机。我们人类从征服自然到保护自然的意识觉醒。

我们能为现在的环境做些什么呢?现在的环境危害越来越严重,化学药剂的危害,乃至10多年前所使用的化学药物,依然会残留到土壤中。

我为那些无辜逝去的生命感到痛惜,我们为什么用一种重视的姿态看向大自然。一行行文字,一桩桩事件,都令人触目惊心。那些死去的动物是何等的无辜,或许在未来,化学药剂还能改变我们人体的基因,改变染色体。对我们的危害也不知道会有多么大。

所以我们就应该保护环境。保护好大自然,不去伤害每一种动物,植物。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能保护好环境就好好保护好,未来,我们要做到更好。我们可以科学治理。肆意的去喷洒化学药剂给人类所带来的伤害更大。我们可以试着企图让昆虫自相残杀,就是借昆虫自身的力量来毁灭他们的同类。

保护环境是必要的。也许在未来我们保护好了环境,会给我们下一代,下下一代后代的子子孙孙,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来让他们成长。

所以。珍惜到自然,珍惜身边的环境。尽我们绵薄之力去保护好。

篇17:《寂静的春天》读后感

《寂寞的春天》最触动我心的是本书开头作者所虚设的那个故事。从前,在美国中部有一个城镇,这里的一切生物看来都与周围环境相处得很和谐。这里的庄稼地遍布,小山下果园成林;这里春暖花开,秋高气爽;这里鸟类丰富多彩,人们都会长途跋涉来这里观鸟;这里的小溪清澈见底,也有人会来小溪边钓鱼。直到许多年前的一天,第一批居民来到这儿建房,这里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从那时起,一切都改变了,成群的小鸡、牛羊病倒和死去;在孩子中也出现了一些突然的、不可解释的死亡现象,这些孩子在玩耍时突然倒下,并在几小时内死去;鸟儿也气息奄奄,飞不起来了;钓鱼的人不再来访,鱼儿已经死亡。这是一个没有声音的春天!曾经是多么吸引人的城镇,现在却只有一片寂静。是人类自己使自己受害。虽然这是作者虚设的,但现实中却有很多地方是它的翻版。是什么使这样的悲剧发生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心得体会八年级《寂静的春天》读后感(精选18篇)(3)在线全文阅读。

八年级《寂静的春天》读后感(精选18篇)(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gongzuo/183319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