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千顷澄碧的时代》心得202(推荐6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3 本文由风止于林间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篇1:观看《千顷澄碧的时代》心得2021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朝气蓬勃的力量;青春是勇担重任的铁骨;青春是放手一搏的勇气;青春是无怨无悔的追逐。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好青年志在四方,要鼓励高校学生把视线投向国家发展的航程,把汗水洒在艰苦创业的舞台,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做成一番事业、做好一番事业。”

随着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期,一批批青年人不计个人得失,深入高原、走入乡镇。他们大都是生机勃勃的“80后”“90后”。在实现脱贫梦的奋斗过程中,他们以村为家,为村民出谋划策,在与村民们并肩奋斗的日子里,他们用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意志力书写着不悔青春,彰显着人生价值。

热爱基层事业的边巴次仁,大学毕业后先后当选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帕当乡康阿村党支部书记,成为日喀则市的一名大学生村书记。康阿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常年无通讯信号。面对困境,边巴次仁没有退缩,想到“驻村就要沉下心、扎进去,一心为村民”。在他的带领下,康阿村自办砖厂为村民找“饭碗”,同时普村移动基站项目建成,常年无通讯信号的历史终于在普村结束。

来自陕西富平县的吴养辉,由组织分配到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的香孜乡香孜村任村书记助理。作为一名内地来藏的干部,他连续过了“语言关”“饮食关”“思想关”“身体关”“劳动关”,虽然驻村工作艰苦,但他还是带着村民建成太阳能发电厂,让全村使用上了电器。

出生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俄洛镇大山深处普通农牧民家庭的向巴旦曲,在担任昌都市孜托镇加日扎村党支部书记后,高强度的工作使这位书记积劳成疾患上了胃溃疡,不得不做手术,可手术后不到一个月,他又出现在工作岗位上,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

他们为青年成长成才树立了标杆。什么才是最有价值的人生?什么才是回忆的青春?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但他们如同温暖的火苗,照亮着周围的村民,给大家以无声的激励和感染。他们扎根基层、奋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他们的选择为当今年轻人给出了答案——同人民站在一起、与祖国一同奋进,服务人民大众、用汗水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

篇2:千顷澄碧的时代电影观后感

《千顷澄碧的时代》在全国上映,我走进电影院,观看了这部讲述一个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记录下中国人谱写人类反贫困历史的新篇章的一部重大现实题材影片。

《千顷澄碧的时代》以兰考县脱贫攻坚战为原型,讲述了青年挂职干部芦靖生被派到兰考扶贫,与兰考县委副书记范中州、兰考四方乡党委书记韩素云等为代表的兰考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和群众一同奋战,让兰考县实现了脱贫。在坚守、成长和理解中触动着每一个深耕一线扶贫者的心,正是那股拼劲儿和韧劲儿,让奔腾五千年的黄河在九曲十八弯的最后一个弯腾空而起,绘就出今日兰考蓬勃发展的瑰丽画卷。影片展现了一个开放、创新、生机勃勃的新兰考,以及新时代兰考干部忠诚、奉献、担当的精神,呈现了中国脱贫攻坚一线人物群像,描绘了新时代中国农村的小康画卷。 “未来中国的千顷澄碧,有我的一份力量!”影片中的人物,以平实、感人的话语,可以看出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心酸、付出与坚持。这当中既有脱贫路上几代人的精神传承、相互扶持,也有新时代女性扎根一线、敢为人先的巾帼力量,更让我们看到了青年一代投身国家建设的使命与希望。放眼全球,贫穷问题是一个世界难题。“兰考经验”,为全国、为世界树立了典范。 影片中的‘芦靖生’,让我们看到了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成千上万个‘第一书记’,从中让我想到了西北空管局落实《关于做好干部驻村联户扶贫工作的通知》等上级有关精神,从自今已连续选派2名西北空管局干部赴西北民航“两联一包”帮扶重点村—--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金寨镇张河村挂职任驻村干部,他们舍弃在西安的舒适环境,吃苦在前,任劳任怨,先后带着“增强扶贫点造血功能,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使命”驻村后,对村基础设施情况全面摸底,深入走访调研,对村民活动室环境进行了整治、新建了应急通讯网络,有效解决了村中手机无信号问题,特别是在党建、教育、医疗方面成效显著。西北空管局将按照制定的扶贫计划尽最大的努力让老百姓拥有获得感和幸福感,并将一如既往的支持扶贫工作。西北空管局一名驻村干部说:“我还要继续努力,要继续帮大家的腰包再鼓一些,脸上的笑容再多一些。”体现出驻村干部的决心、奉献和担当精神。

影片结尾的一句“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铿锵有力,从兰考出发,放眼河山,千顷澄碧。娟娟细流,足以汇成江河,众人合力,定能聚起磅礴力量。在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无数个扶贫干部不辱使命,不忘初心不懈奋斗的敬业精神,迎难而上,以担当无悔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泪水和汗水挥洒在脱贫攻坚大地上昼夜兼程,砥砺前行,让我们向最美脱贫攻坚奋斗者致敬!

篇3:千顷澄碧的时代电影观后感

随着脱贫攻坚取得胜利,我国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纳入“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要求。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实保障。坚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能只是说说,必须坚定信心、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不懈奋斗,衔接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实现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平稳过渡,进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稳”字为先,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历经8年,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攻坚成果的取得来之不易,是各级党员干部全力以赴、倾情付出、攻坚克难的结果。因此,必须把脱贫攻坚成果守好保住。首先,要保持现有扶贫政策、帮扶力量、资金支持总体稳定,在一定期限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对已脱贫地区和群众“扶上马送一程”。其次,要聚焦脱贫攻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关注群众所想所需,及时跟进、调整整改,不断完善扶贫政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另外,保持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投入稳定,建立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提前采取举措,限度降低返贫风险。同时,谋划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将减贫治理引向深入。

“效”字当头,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只有限度发挥脱贫攻坚成果效用,才能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脱贫攻坚成效显著,积累了“五级书记”抓扶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经验做法。一方面,要认真总结脱贫攻坚好的经验做法,尽可能让扶贫帮扶措施辐射覆盖到更大的范围,不仅帮扶已脱贫户,也为边缘户、突发事件致贫户提供帮助。另一方面,要系统梳理脱贫攻坚好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尽可能扩大其带动范围、应用领域,在灵活有序地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过程中,不断对现有帮扶政策进行补充完善,将“五级书记”抓扶贫、“注重精准”等经验做法巧妙应用于脱贫攻坚之外的工作中,逐步实现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实”字为要,衔接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要将“实”字贯穿于对象衔接、政策衔接、战略衔接等各方面。对象衔接方面,在密切关注贫困人口和贫困县的基础上,把关注对象逐步转移到相对贫困群体身上,聚焦农村低收入群体等边缘户和欠发达地区。既推动脱贫摘帽地区乡村振兴,又抓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政策衔接方面,由原来的超常举措、集中攻坚、阶段成果向长期帮扶、长效机制、形成长效转变,丰富现有政策内容、扩大政策适用主体范围,争取覆盖到全体农村居民。战略衔接方面,立足乡村发展实际、遵循客观规律,推动现有扶贫产业转型升级,转变为具有连续性、可持续性的乡村产业,打造以龙头带动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增收模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推进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集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构建“政——企——银”三位一体合作机制,补齐乡村数字化基础设施短板;采取搭建人才发展平台、完善技术服务网络、建立人才引入机制等手段,增强乡土人才致富带富能力,构建良好乡村人才发展生态,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篇4:千顷澄碧的时代电影观后感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时间紧任务重。农村扶贫工作关系全局,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基础和支柱,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和重要抓手。贫困人口依托特色产业发展实现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有效脱贫。为此,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就不失为一条现实可行之路。以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为抓手,走农业产业扶贫道路,以产业带动生产,激活贫困户的内生发展动力,主动参与脱贫致富工作,可以更快地创造财富、分享财富,让更多的贫困户端上就业的“饭碗”。因地制宜制定适合本地的脱贫方略,引导和扶持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由“输血”救济到“造血”自救的依托,也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

发展扶贫产业,重在群众受益,难在持续稳定,无恒业者无恒心,让农业产业扶贫行稳致远,就要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始终把保障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想办法拓展产业链,夯实产业基础,构建产供销一体化合作机制,实现更稳定、更长远的发展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点赞的“小木耳”和“小黄花”两个“大产业”,都是紧密围绕本地特色的农产品,从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着手,建立起全产业链,塑造了地方特产品牌形象,大大增加了产品附加值。推动专业化合作组织,走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道路,形成从生产端到销售端的全链条产业发展模式,加大农产品电商化的扶持力度,建立线上销售的长效机制,更好地支撑扶贫产业发展。

农业产业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关键要加强资金支持和技术保障,稳固产业发展基础,更快更好地拓展发展空间。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为推动产业落地生根,无论是搞种养殖业,还是农产品加工业、兴办扶贫工厂、开展乡村旅游产业,都必须配套相应的资金和科学技术,建立符合现代市场体系的标准化产业流程。同时,还要出台政策大力支持科技下乡,鼓励科研院校展开技术扶贫,将先进技术传授给贫困农牧民,指导科学种植养殖。贫困地区的劳动部门与市场机构、电商平台等合作,加强技术培训工作,可以为贫困户培训特色手工技术、电商开店、直播技巧、旅游服务接待等职业技能,由此提高贫困户的技术素养,拓宽贫困户的创业就业范围。

篇5:千顷澄碧的时代电影观后感

《千顷澄碧的时代》以兰考县脱贫攻坚战为原型,讲述了青年挂职干部芦靖生被派到兰考扶贫,与兰考县委副书记范中州、兰考四方乡党委书记韩素云等为代表的兰考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和群众一同奋战,让兰考县实现了脱贫。在坚守、成长和理解中触动着每一个深耕一线扶贫者的心,正是那股拼劲儿和韧劲儿,让奔腾五千年的黄河在九曲十八弯的最后一个弯腾空而起,绘就出今日兰考蓬勃发展的瑰丽画卷。影片展现了一个开放、创新、生机勃勃的新兰考,以及新时代兰考干部忠诚、奉献、担当的精神,呈现了中国脱贫攻坚一线人物群像,描绘了新时代中国农村的小康画卷

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学习他们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务实精神,在平时的动作中少做一些花架子工作,而应该时时刻刻为学生着相,当学生不会回答问题时,不应该张口就批评,而是要问清楚原因,到底是什么原因,对于学生没有弄懂的问题要反复讲,直到学生学会为止,循循善诱。当学生经常迟到时,不应该惩罚,而是要了解情况,对症下药,当学生犯错误时,不应该厉声斥责,应该想方设法处理问题,化解矛盾。总之,当你心中有“爱”时,全心为学生时,一切都不成问题,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绿我涓滴”,如果我们所有教师都如兰考的扶贫干部一般“会它千顷澄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篇6:时代楷模观看心得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人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愈发强烈,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立足平凡、追求崇高的时代楷模,是我们都应不断追求和礼敬的。

时代楷模,是充满阳关的称谓,是冬日的暖阳,是朝阳的曙光,是建设新时代公民道德体系的重要支柱。它代表着一件件感人的事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树立了崇德向善的社会新风尚。

我们礼敬时代楷模,就要弘扬良好的道德风尚,坚守积极、进步、向善的道德主流。我们礼敬时代楷模,就要凝聚强大的道德力量,秉承脚踏实地、甘于平凡、乐于奉献、谦卑友善的道德品质。我们礼敬时代楷模,就要树立优秀的道德标杆,主动承担使命、履行职责、从一而终、无畏无私。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心得体会观看《千顷澄碧的时代》心得202(推荐6篇)在线全文阅读。

观看《千顷澄碧的时代》心得202(推荐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gongzuo/183383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