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构建和谐社会之于海关的要求(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xuecool-com或QQ:
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现代法治的一个基本精神,是要求充分实现行政相对人的价值,体现人文关怀,这就要求执法必须“宽严相济”、“刚柔相济”,要求执法机关把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贯穿到每一个执法环节中。如果说刚性执法,体现在严格遵守和执行法律上的话,那么,柔性执法则指执法的各个环节、细节,都应当体现出人权、人文关怀、道义和感召力来,执法者应认真遵循法律规定,在充分尊重当事人合法权利的前提下,依据正当程序进行非歧视的、人道的、理性化的执法活动。过去很长时间,我国的执法活动,包括海关执法,存在刚性有余、柔性不足的问题,改变传统的执法方式,彰显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充分体现现代法治刚柔相济的品性,在维护法制尊严的同时,自觉地尊重和维护被执法者的权利,这已经日益成为执法机关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海关现代风险管理制度的实施,顺应了这一形势发展的要求。按照风险管理的要求,海关谋求建立的,不再是一个密不透风、不加选择进行监控、使行政相对人望而生畏的监管体制,而是以企业为对象进行战略管理,有所为,有所不为,使有限的监管资源释放出最大的管理效能。当然,现在的风险管理尚处于试点阶段,风险管理机制要真正完善起来,还要假以时日,但风险管理无疑符合现代执法理念,代表了海关管理的发展趋势,是海关参与构建和谐社会所必然依赖的执法手段。
三、建设和谐社会要求海关真正确立关企伙伴关系
权力与权利的对立与冲突,由来已久。实现权力与权利的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为此,海关与企业的关系,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我说、你听,我管、你从”的简单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而将是互动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确立这一新型合作伙伴关系,一是要求海关努力搭建与企业的互信关系。一方面,海关管理模式的确立,首先要基于这样一个认识,即绝大多数企业是守法经营、值得信任的。另一方面,海关职能的实现,要为守法企业提供最大的通关便利。二是要求海关在管理中努力促进企业自律。以货物为单元的传统海关管理模式,忽视企业是否自律,把关注的重心放在对货物的管与卡上,随着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这种管理模式的不足日益暴露,已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以企业为单元的管理模式,可以从根源上防范和化解走私风险。海关对企业越是产生积极影响,企业的自律意识越强,就越是能享受到海关提供的通关便捷,反过来,企业会更加自觉地遵守海关的规定。新型合作伙伴关系的确立,追求的正是这样一个良性的互动。三是要求海关更加重视企业的意见,使企业更广泛地介入到海关管理中来。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不仅是一方对另一方面的施为,也是被管理者不断反馈意见、对管理产生深刻影响的过程。海关的执法行为需要企业的积极配合,企业的意见建议也时时影响海关的行为决策,海关与企业在自我管理、相互协调与配合方面应分别作出承诺,通过动态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架起关企之间互通双赢的桥梁,营造出竞争与监督共存、效益与公平兼顾的良好环境,使海关和企业在合作互动中,同时实现各自的工作和价值目标。
四、建设和谐社会要求海关承担更加重大的社会责任
建设和谐社会是我们全民族在新世纪新阶段重大战略任务,海关在其中肩负的使命神圣而重大。海关特有的性质职能和性质,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特殊要求,决定了海关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
(一)在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繁荣中应有所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和谐社会离不开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是海关的战略使命,海关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就是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贡献。
(二)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中应有所作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步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经济发展中的不协调加剧,社会结构的矛盾十分尖锐,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正是要消除这些不和谐因素,解决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在解决这些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的过程中,海关施展的空间十分广阔,责任十分重大,如,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等战略行动中,海关都可以发挥出自己的职能优势,通过构建一流通关环境、有选择地实行政策倾斜等方式,为落实国家的战略举措、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帮助落后地区尽早摆脱贫困、改变不合理社会结构、维护社会稳定做出应有贡献。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财经金融论构建和谐社会之于海关的要求(2)在线全文阅读。
论构建和谐社会之于海关的要求(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