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科学的发展观塑造率先奋进的新京口
在6月25日市委四届九次全会上,史书记向我们发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向着‘两个率先’目标奋进”的动员令。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始终以发展为先,以富民为大,以科学发展为要,以维护稳定为重,切实做到“五个更加突出”:
一是更加突出集约发展,提高经济运行水平。着力提高土地集约水平。实行供地量与投资强度、产出率挂钩,供地量与建筑密度、容积率挂钩,确保土地向投资密度大、技术层次高、产业关联度大的项目倾斜。着力做大产业发展规模。依托粮油加工、冶金工业、机械制造、新型饰材等主导行业的产品优势和企业优势,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就业密集型产业。围绕形成产业链,设法做强产业轴,加快引进与震东电光源相关产品链接的企业,着力推进宝华半挂与美国华兰德公司的全面合作。着力增强园区承载能力。京口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在于沿江“四园”,即科技工业园、中盛产业园、癞元墩物流园和新民洲生态园。我们将创新办法破解资金哪里来、园区如何建、项目怎么引的难题,加大科技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建成标准厂房5千平方米以上;新民洲生态工业园争取调整“基本农田”规划,并加紧路网建设;加快推进金海岸现代储运和中盛科技产业基地项目建设。
二是更加突出集聚吸纳,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坚持招商引资“第一要事”不动摇,努力做到招商力度加倍,层次更高。以“产业招商”为主题,将引资焦点放在与特色产业前后关联的“补链”项目上,尽全力引进电子、光电子和IT产业,提出和落实产业配套半径的方案。以“精细招商”为主流,严把项目引进的科技含量关、产业政策关、投资强度关、产出效益关、增长后劲关和生态影响关。以“差别招商”为主力,发挥东接上海、西联南京的区位优势,制定和实施“双接轨”方案。重点加快接轨上海步伐,按照“虚心学习、整合资源、借力发展、互补错位、有序推进、竞合共赢”的思路,推进思维接轨、错位接轨、产业接轨,进一步强化驻上海招商办事处和“接轨上海100工程”的作用,促进资金流、商品流、技术流、人才流和信息流的沟通,逐步把京口建成上海金融与服务的递延基地,商品、原材料的流转、集散基地,工业加工制造的合作基地,科研成果的实验与转化基地。项目常抓常新,质量更高。及时调整项目考评体系,完善项目论证机制。规范项目运作程序,项目管理紧抓“四个该”:该补齐手续的补齐,该完善程序的完善,该规划项目的规划,该申报的项目快报。把项目建设的目标定位在“四早四率”:有效提高项目建设的领照率、注册资本到位率、项目开工率以及项目投产回报率;已批待建项目要做到早开工、早建成、早产出、早收益。积极提高项目储备率,储备一批产出高、污染少、效益高的项目,增强发展后劲。服务内涵优化,效能更高。加快引资动力由“政策优惠型”向“环境优化型”转变,做到帮助客商申报项目,报批“无梗阻”;辅助项目加快建设,推进“无拖延”;协助企业解决矛盾,经营“无干扰”;扶助工人技能培训,用工“无忧虑”。切实维护“诚信认真、一诺千金”的“美誉度”,提升客商投资的“信心指数”和“满意度”。
三是更加突出城乡统筹,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在促进主城区新一轮外延扩展和内涵提升的同时,大力发展城区服务业,努力形成百家争先、百业齐放的三产格局。顺应城市化,紧抓建设统筹。在以“无村区”目标统领城乡建设过程中,不断开辟服务业发展的空间,提升服务业发展的内涵。第一楼街商业步行街争取2006年年底竣工;京口路等道路改造工程力争年内完工;加快谏壁、丹徒集镇改造。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建设,确保街道社区全部完成达标创建,并着力抓好银泉小区、京岘山38号等片区的综合整治,加快建设长江、雩龙农民新社区。倡导个性化,繁荣楼宇经济。充分挖掘以“楼”兴“城”的潜力,提升房地产的集中度、规模度和现代化程度,力争京润国际花园、香江花城、米山人家、颐和家园等房地产项目全年完成投资8亿元,开工面积50万平方米;利用龙发大厦、嘉源大厦等辖区资源招财引税,繁荣楼宇经济。追求品牌化,放大社区服务业。推动餐饮、文化、娱乐、商贸等行业更新经营策略,拓展消费市场,放大“休闲经济”特色;促进健康路电子产品、斜桥街精品服饰、长江路旅游餐饮提档升位,放大“街区经济”特色;制定实施《社区服务业发展大纲》,将中介、家政、社区医疗等发展有潜力、居民有需求的项目推向市场,放大“社区经济”特色。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工作汇报在市委书记来我区调研时的工作汇报(3)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