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提高“双带”能力为侧重点,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一是进行专业素质培训。积极协调农业、科技、畜牧、林业等部门开展“三下乡”活动,举办了2期农村干部集中培训;配合畜牧局在12个乡镇设置了养殖培训班,逐乡镇巡回培训村干部、党员和致富能手;举办1期妇女干部培训班,参训农村妇女干部230人。经过努力,全县2300名农村干部年内每人至少接受了一次专业技能培训,每人至少掌握一种新型实用技术。二是学历教育培训,招收了68名农村干部参加大专班学习。三是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实行村干部补贴集中统一发放制度的通知》精神,关心和爱护农村干部,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激发广大农村干部投身三个文明建设的热情。
(四)以促进党组织发挥作用为切入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成效明显。一是加强改制企业党建工作。针对企业改制实际及时调整党组织设置,撤销了秦皇岛武山水泥有限公司党委,设立河北武山水泥有限公司党委。二是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力度。组织专门力量深入非公有制企业进行调研,积极探索适应私营企业特点的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到2005年底,共有21家非公有制企业组建了党支部。三是扎实推进非公有制企业下派党建指导员工作的开展。64名党建指导员通过有针对性地引导带动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创党员先锋模范岗”、“我为企业献一策”等活动,形成了企业党组织建设与发展“双赢”的良好局面。
(五)以建设“双强”型党员队伍为目标,做好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一是努力扩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按照“宽进严出”原则,改善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建立了一支2752人的农村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二是对有关遗留问题进行排查处理。组成专门工作组,对全县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进行认真检查,针对消极对待发展党员工作现象进行重点处理,解决了11名长期培养的积极分子党组织未接收的问题,3名超期预备党员未转正问题。三是健全制度,创新办法。注重保持农村稳定和班子团结,制定有争议发展对象处置办法。办法规定,对某个发展对象,如果支部班子内部持不同意见,不能达成一致的,拿到党员大会上讨论,由全体党员讨论决定。对存在派性的村,召开会议达不到规定人数或难以形成决议,在支部同意的基础上,将发展对象转到乡镇机关、协会或企业支部进行培养、考察和发展,但非党的村委会成员,规定不能转到其他支部进行培养,防止引发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矛盾。通过以上措施,全年共发展党员682名,其中农村党员563名。
(六)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抓手,做好党员电教工作。一是整合党员电化教育资源。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后,及时将精挑细选的电教片发放到参加活动的单位,全县各级党组织已组织党员干部收看电教片1000多场次,收看人数达3万余人。二是加大先进性教育活动宣传力度。在县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开辟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专栏,及时报道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自活动开展以来共播发了120期。为配合活动开展,与电视台合作制作了《春雨润无声》、《千树万树梨花开》等四部汇报片。三是注重挖掘典型。先后摄制了《责任》等13部专题片,并刻录成光盘下发到全县基层党支部。
五、转变作风,更新观念,切实加强组工干部队伍建设
(一)加强信息调研和信访工作,组织工作的前瞻性进一步增强。把加强信息调研工作作为推动组织工作的有效办法,组织广大组工干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和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新做法、新经验。共完成了4个调研课题,其中《抓住关键,创新方法,构建科学有效的干部考核机制》、《 支部加协会: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共同进步的有效途径 》2篇调研文章分获市组一二等奖。加强信息采编和报送工作,全年共编发《**组工》20期,向上级报送信息文章422篇(条),其中,省组采用11篇(条)、市组采用31篇(条),信息工作继续走在全市组织系统前列。不断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认真受理群众来信来访,严肃认真地处理解决越级信访、集体上访问题,严格执行信访工作监督责任制,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县各级组织部门接待信访60多件,全部得到圆满解决。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年终工作总结县委组织部2024年度工作总结(4)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