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证明,自主评价有助于教师从过去单纯关注学生的成绩转向既关心学生学习,又关心学生的能力和个性的发展上来;有助于教师由课堂上的单角度了解学生转向多角度、多层次全面了解学生;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自我,找到自我的增长点;有助于学生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树立起不断进取的信心;有助于融洽师生情感,发挥其隐性教育的效果;有助于家长获得对自己子女个性优势了解的喜悦,增强教育好自己子女的信心;有助于家长对学校、教师工作的理解和尊重。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种评价过程中,学会了不断反思自己,不断超越自己。
四、调查研究的体会及成效分析
(一)促使班主任不断审视自己,转换自身角色
1、班主任角色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换。传统观念下的班主任角色只是学科教师的一种自然延伸,似乎任何教师只要在自身专业方面有所长,都可以担任班主任。这种观念今天看来显然是片面的。在新课程理念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发现:班主任的角色内涵是丰富的,他不仅是“学科专家”,而且是“组织者”、“管理者”、“模范公民”、”“父母代理人”、“学生的朋友与知己”、“学生人际交往的指导者”、“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咨询者”等等。而所有这些内涵对新时期的班主任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2、班主任角色由权威型向对话型转换。 传统教育的显著特征之一便是以教师为中心。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拥有绝对权威,学生对班主任必须绝对服从,权威型班主任培养出来的学生固然守纪、顺从;但他们亦步亦趋,信赖性强,独立性差,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更谈不上具备时代所要求的创新精神。通过本课题研究发现:时代呼唤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班主任抛弃原来绝对权威的角色,代之以“对话者”、“引导者”角色,提高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自主性与参与程度,树立起新时代“生活导师”的形象。
3、班主任角色由限制型向发展型转换。 传统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经常要求学生“不能……”、“不要……”往往用规章制度去限制学生。这种做法对于学生形成良好行为,矫正不良习惯固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经过本课题实验研究发现:现代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则不仅满足于此,而是更应着眼于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人类正是在不断失败中才不断进步的”一位哲学家说。学生自主管理理念下的班主任不应把学生的失误看得太重,而是与学生一起商讨如何改进与发展,进而去创造。他们对学生不是简单地训斥与限制,而应是鼓励其发展与创造。
4、班主任角色由高耗型向高效型转换。 传统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信奉的是“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把班主任本来极富创造性的工作简化为简单的重复劳动,结果适得其反,导致学生逆反心理,耗费了很多时间与精力,但收效甚微。而通过本课题研究发现:在学生自主管理理念下的班主任则不同,他充分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创造性与复杂性,把工作重心放在了解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灵活多变、富有创造性的德育方法上,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实现德育过程的最优化,最终达到班主任工作“减负增效”。
5、班主任角色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换。 班主任应充分意识到:教育经验固然重要,但以经验不等于科学,某一教育措施在某一时刻对某一教育对象(或群体)是有效的,但在另一时期对另一教育对象可能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因为教育对象是不断变化的,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不同个性的发展着的主体。通过本课题研究我们体会到:现代班主任工作是一种艺术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复合体,是教育机智与教育原理的高度统一。在学生自主管理下,我们强调的是掌握教育科学、管理科学,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去教育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创造性地指导班级工作,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科研型”班主任。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调研报告班主任与学生自主管理调研报告范文(6)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