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班主任角色由被动适应型向主动创造型转换。 在学生自主管理理念下的班主任,应是积极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主体。我们不断寻求新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根据自身优势和学生的特点,富有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活动,形成风格鲜明的班集体。同时班主任的创造性工作观念与工作方法又必然对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的形成潜移默化地起着巨大的作用。
7、班主任角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换。 传统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倾向于把自己的班级看作是一个单元,并把它与外界隔绝开来,管理班级自己一人包干,管理范围只局限于学生在校的时候。结果往往导致“狭隘的集体本位主义”。而学生自主管理理念下的班主任则不同,他首先认识到自己是班级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是联结任课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家庭的一个重要纽带,他主动联合任课老师、学生家长共同商讨班级管理的教育对策,以便形成教育合力,最大限度地发展教育系统的整体功效。班主任应以“教育社会化”的新视角看待班主任工作,强调主动了解研究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把学校教育扩展到全社会,争取更广泛的教育力量的支持。
(二)促进了学生以自主为根本的全面发展
自主意识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我们的实践与研究始终围绕了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为核心,把学生自主意识养成作为检验课题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
通过调查结果表明:这批学生自主意识的养成达到了一级指标,自主意识的各项均比第一次有了明显的进步。后来的检测中自尊自信的人达到了57人,自我调控强的人数由原来的5人,上升为38人。从表1的数据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表现出了较强的自尊、自信、独立决判、自觉自理、自主参与和自我调控能力。说明通过课题开展的实践和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促进了学生以自主为根本的全面发展。
(三)促进师生们不断学习,提高整体素质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我们学校全体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开展课题研究、进行教育教学创新的热情。特别是班主任老师主动结合新课程实验工作,积极参与教改,教育观念得到不断更新,新的教育理念得到不断完善,各班主任人人参与了课题研究。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施,我们发现学生整体素质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改革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潜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掘,学生的兴趣广泛了,集体意识增强了,集体责任感及各种活动能力明显提高了。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施,对人的思想、意识、观念乃至日常生活中许多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等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得到有效的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要求在班集体中增强自我责任感,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操作过程中,逐步使学生改他律为自律,使外在约束转化为内在需要,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让学生个体得以很好的发展。学生自主管理的正常运转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强调学生自主自为。他们在班级开展系列化的教育活动中共同参与班级稳中有降层次的管理,并担任满意的角色,班级给他们提供了锻炼能力的舞台,创设了成功的机会,学生个性得以健康的发展。团结和谐的班集体使学生生命个体的知、情、意、行得到全面发展,班级人际融洽。班级中已没有孤立者,学生在班内的自我感觉良好,同学们在关心集体的同时,也亲自体验到来自集体的激励与温暖。学生自主管理使班级充满民主氛围,学生很少有压抑感,班级各要素的和谐组合,开发了非智力因素,促进了智力因素的发展。学习环境的优化使全体同学在学习上有创新意识,各抒己见。以人为本,自主管理,使班级管理逐步由班主任管学生转变为学生依靠集体力量自我管理。人人成为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体。班主任的舞台逐步从前台转到后台,工作效益得以提高。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调研报告班主任与学生自主管理调研报告范文(7)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