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狠抓责任落实,着力抓好违法建设治理
严格按照《海陵区违法建设防治的实施办法》以实施村(居)以零违建的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有效管理机制,通过巡查监控,设立保证金、目标考核奖和社会监督等工作措施,做到对新生违法建设露头就打,对历史遗留的违法建设,分类实施,全区新生违法建设得到有效遏止。一是明确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街道社区、相关部门的责任,明确基层组织、党员干部的责任。二是落实责任。建立从上至下的责任体系。区、街道、村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实施保证金制度,建立责任评价体系,定期考核检查。三是强化考核。将违法建设的防治纳入对部门、单位的“三个文明”考核中,纳入干部的政绩考核;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没有完成防控目标或工作不力造成违建大面积蔓延的,依据相关规定对责任单位、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
三、贯彻规范要求,着力提升队伍执法水平
按照省规范要求,对照省建设厅创建规范化建设星级单位的标准,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突出重点、分步推进,全区各基层中队一星全部达标,三星单位达到两个。
一是以勤廉为重点,强调队员的职业道德和纪律规范。全面深入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信念、敬业、奉献、廉洁”为主线,在队伍中开展反腐倡廉和价值观教育,通过教育牢固确立全体执法队员的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以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廉政勤政理念。
二是以质量为重点,提升执法行为规范。坚持执法队伍全员教育培训制度,教育和引导执法人员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将城市管理执法的重心转移到为民服务方面,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坚持实体与程序并重,打造一支精干、高效的行政执法队伍。认真落实罚缴分离、投诉举报、重大案件集体研究及错案追究等各项制度,切实做好执法情况统计报告、重大行政处罚备案、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工作。积极实施文明执法“阳光工程”,向社会公示行政执法内容和程序,让服务对象“一看就明、一查就清、一办就成”,杜绝暗箱操作现象的发生。
三是以创新为重点,切实增强执法效果。结合市容环卫责任制做好非现场执法工作,从“减少执法对抗、提高执法成效”出发,立足依法执法和规范执法,实施对违法市容条例行为取证、送达、执行等环节的非对抗性控制及行政处罚,推动市容执法管理由现场执法向非现场执法的转变;探索“网上执法”,从发现案件、立案审查到结案归档、统计分析全部实行“电子化”管理,避免随意处罚、滥用自由裁量权现象的产生,让行政执法更显阳光。
四、注重科技含量,着力推动城市管理的现代化
一是充分发挥数字化城管作用。对现有事部件进行分析,加强信息资源的统计、归类,把握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薄弱环节以及新情况、新问题,举一反三,找出政府管理工作的“缺位”和“盲区”。以解决率为核心,完善预案,优化力量,建立一支案件处置的专业队伍,应付在案件处置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情况。通过数字化城管的精细化和规范化管理,密切政府和群众的联系。
二是建立实时远程监控体系。整合现有公安摄像探头,实现对市区市容管理状况的实时监控;在市区的一些重点区域、商业地段建立双向影频、视频系统,加强管理;建立流动巡查及时派遣机制。在市容巡查车辆上安装摄像头,和区数字化指挥中心进行联网,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派遣,快速处置。
三是加强城市管理科学研究。加强对城市管理的研究,力争在队伍规范化建设、市容管理创新方面有新的突破。通过科学总结归纳推动海陵城管事业的发展。
五、突显城管文化,着力提升城管执法队伍素质
一是精心培育城管文化。要加强教育,提高素质。力求在城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打造出亮点,并让亮点固化成品牌。要加大先进人物,典型事例在文化建设中的正面激励作用,用身边事教育人,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开展“我爱海陵城管”“建立学习型城管队伍”等主题活动,进行持续宣传,吸引队员参与,提高队员共识,将城管文化使之成为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的日常行为准则,变成广大执法队员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执法理念。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工作汇报城管局2024年工作报告(5)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