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社区科普》深受居民喜爱。由邹天俊等老科技工作者主持编印的《社区科普》从2006年面世以来,以其贴进生活、实用性强、内容丰富深受社区居民喜爱,目前已编印10期,免费向社区居民发放10000余份。他还协助县科协投资近10000元,在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起了“科普之窗”,内容包括老年心理健康、饮食科学、疾病预防等,深受老干部喜爱,每天到科普之窗前观看浏览的老同志近100人。
4、开展“关爱留守学生”活动,老干部作用进一步发挥
(1)、宣传动员。通过组织老同志认真学习广老发[2008]2号文件精神,使老同志认识到开展关爱“留守学生”活动是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一环,是关心教育下一代的重要载体,充分调动老干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近100名老干部要求参加关爱留守学生活动,我们根据老同志身体状况,选择了40名老同志参加该项活动。
(2)、调查摸底。印发《**县“留守学生”情况调查表》,对城南小学、鸣钟乡大石村小“留守学生”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建立详细的老干部关爱“留守学生”档案和联系卡。每个“留守学生”由一名老同志“一对一”联系帮教。
(3)、开展活动。组织邓大学等老干部到鸣钟乡大石村小上传统教育课;利用“六一”儿童节,组织老干部到城南小学、鸣钟乡大石村小与40名留守学生结对子,向“留守学生”赠送书包、文具等礼物;建立起鸣钟乡大石村“留守学生”爱心书屋,动员老干部为爱心书屋捐款300多元,捐书1000余册。老干部也通过电话问候、到家访问或接留守学生到家等各种方式,对留守学生进行关心爱护。原人大副主任廖邦国了解到自己所联系的留守学生易鹏的父亲身患癌症,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亲自到易鹏家中去看望,并多方想办法,为易鹏落实了农村低保,通过县民政局解决了其父大病医疗救助金5000元,通过县残联解决了住房补助金5000元,使易鹏家暂时度过了难关。
5、老干部文体活动蓬勃开展
(1)、老干部活动环境不断改善。县政府投资20余万元,对老干部活动中心三幢老干部住宿楼近3000平方米立面墙体进行了美化,改善了老干部活动中心的面貌,老干部活动环境更加舒适。老干部多功能活动楼改建工程顺利推进,我县原老干部多功能活动楼系d级危房,且功能单一,为保护老同志生命财产安全,满足老同志开展文体活动的需要,县委、县政府投资100多万元在原地重建,目前地基探钻、施工设计、工程预算及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已全部结束,即将开工重建。新建的老干部多功能活动楼将成为全县老干部学习、健身、娱乐的重要场所。
(2)、老年协会不断发展壮大。县门球协会、诗词学会、钓鱼协会、太极拳剑协会等老年协会都坚持了“以老干部局为依托,以老干部为主体,自我组织,自我发展”的模式,协会不断发展壮大。门球协会在2007年上半年成功进行了换届,协会也逐步健康发展,目前已有劲松、怡康、长征、友谊等13支队伍100余名会员,每天在老干部局内进行门球训练的人数多达三、四十人,并要举行季度赛、邀请赛等队内比赛;钓鱼协会每月都要开展1-2次野外活动,诗词学会每季度要出一次专刊,每年要出1-2本专集,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老同志参加;参加太极拳剑协会的老干部也达到了20余人,每周都要在老干部局院内进行训练。
(3)、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2008年,我们克服了老干部活动楼拆除重建、老干部活动经费不足、老干部年龄逐年增大等诸多不利因素,根据老同志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按月灵活开展了花卉、川牌、扑克、麻将、相棋、跳棋、门球、乒乓、诗词、书法、绘画、钓鱼、太极拳等十多项形式多样的文体竞赛活动,老干部参加各项文体活动的人数多达165人次,参与率达到了86%以上。重阳节期间,我们对83名在各项文体活动中获奖的老干部和9名在进社区、关爱“留守学生”活动中表现突出的老干部进行了表彰。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个人工作总结2024年工作老干部局总结和2024年工作打算(3)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