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1.基础设施薄弱。经过不懈地努力,**县教育基础设施得到了一定改善,但由于**县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方财政困难,县财政除了保证教师工资和学校部分正常经费之外,难以对教育有更多的投入,教育教学设施不足的状况仍然较为突出,学生人均占地面积不够,教室、师生宿舍、办公用房及配套设施数量不足,部分校舍已破旧,急需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需大力加强,特别是宿舍、食堂等配套设施严重不足,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寄宿制标准化建设的要求有较大差距。教学仪器、设备和相关配套设施简陋,图书数量严重不足,实验设备短缺,许多中学长期分组实验课无法开设,是全省为数不多的没有通过省级实验普及县验收的县份。远程教育虽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离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2.学校发展不均衡,总体水平不高。优质资源不足,发展不均衡,影响着我县教育的整体形象和对外声誉。全县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设施严重老化,校舍陈旧;部分农村中小学课桌椅破烂不堪,墙壁、地面坑凹不平,学生食堂、宿舍、运动场地等教学配套设施严重匮乏,教师的住房、办公条件无法得到保障。就县内来讲,从教育投入、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来看,高中学校明显优于初中、小学,县直学校优于农村学校,公办学校优于民办学校,中心小学优于村级小学,大多数村小办学条件非常简陋。但是到目前为止,全县仍没有一所省一级完中,而且高中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教学设备不足,教师结构不合理,学科优秀教师偏少,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特别是现代教育理念还需进一步提高。
3.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目前我县教师结构性矛盾突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升。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因近几年我县招聘引进了大批本专科学历的新教师,全县教师呈现出老教师集中在小学、中年教师集中在初中、年轻教师教高中的格局,这很不利于全县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学科结构不合理。全县教师队伍存在结构失衡的现象,各中小学普遍存在体育、音乐、美术等专业课教师缺乏问题,艺体课的教育质量普遍不高,甚至存在部分学校无法开齐开足艺体课的状况。农村中学还存在缺部分学科专任教师的现象,只好用非专业教师任课,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三是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高中学校因规模扩张和优秀教师大量外流,各学科骨干把关教师稀缺,从初中拔高的教师学历合格率偏低,水平参差不齐;初中学校又从小学拔高年轻教师到初中任教,从而导致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年龄增大,青黄不接,边缘山区学校师资力量严重匮乏。四是优秀教师大量外流。大量骨干教师被县外学校以优厚待遇“挖走”,造成县内优质教师紧缺。
4.教师工作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教师待遇普遍较低。县财政虽然保证了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但与目前公务员工资标准还存在较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二是教师晋职晋级受名额限制。各中小学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按教师比例下达,部分教师虽然符合晋职晋级条件,但由于受名额的限制无法晋级。三是教师流动机制有待完善。目前,**县普遍存在教师从条件差的学校流向条件好的学校,未能很好解决条件好的学校教师能进能出的问题。
5.教育布局亟待整合优化。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全县教育发展实际,我们对城区教育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对部分村级办学条件简陋的学校进行了撤并。但基于学生人数减少的局面而实施收缩集中办学的难度加大。由于部分群众认识不到位,对村小撤并和县二中搬迁办学缺乏热情和支持,实施集中办学困难重重。
6.教育观念滞后。一是办学目标单一。部分学校认为只要抓好升学率,能为上一级学校输送较多的生源,成绩就大,办学就好,这与“教育服务经济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学生全面素质”的办学目标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二是把学生分数看得过重,学校的各种管理都以分数为核心,管理的砝码则重重的倾向于教学时间的增加上,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锻炼。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年终工作总结县教育事业发展五年工作总结(7)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