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局上下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关于“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精神,以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为契机,以《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为纲领,以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为重点,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千方百计通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了广大城乡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促进其稳定就业,超额完成省、市、县的各项培训任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截止12月10日统计,我县共组织实施各类专业培训196期,培训各类人员9648人,实现就业8124人,其中就业前培训912人,实现就业906人;在岗培训2648人;再就业培训1396人,实现再就业1281人;农村劳动力培训4411人,实现就业3120人;创业培训281人,创办个体经济组织169人,带动就业岗位达592个,完成2008年度目标任务119%。
一、强化领导责任,突出工作重点
贯彻执行年初市、县劳动就业有关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结合本县实际,制订具体培训措施,把培训任务作为纳入单位目标责任制考核,把培训促进就业放在我局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与财政、农业、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单位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充分发挥他们在协助开展培训工作的重要作用。
二、进一步加强宣传,形成培训促进就业良好氛围
一是树立典型,调动广大劳动者参加培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二是在电视台全天不间断播放培训、招生、就业飞字广告,深入街道、社区散发培训就业信息宣传单,广泛宣传学一技之长,实现素质就业,有利增加收入。三是积极深入有关单位宣传培训提高技能素质。四是通过核发职业培训代金券,与学员面对面宣传职业技能培训重要意义。五是通过劳动保障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如就业局、各劳动保障站、培训学校印发用工信息资料30000余份,拉横幅50余条,在闹市区设台宣传,将实施培训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
三、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科学制订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
坚持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培训促进就业的方针,紧密结合企业用工需要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综合运用职业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政策,科学制订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动员并组织社会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有效的培训和就业服务,提高其就业技能,促进其向非农业稳定转移。一是我们对培训机构往年硬件建设、师资水平、培训质量和就业效果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评,迅速分配2008年度培训计划指标,启动培训工作,并且签订《湖北省技能培训定点机构培训项目合同书》,对培训实行项目管理,确保今年培训质量和目标任务完成。二是开展以农村新生劳动力为对象的劳动预备制培训。组织农村初高中毕业未升学人员、农村退役士兵和其他农村新生劳动力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半年。三是开展以农村富余劳动力为对象的劳动务输出培训。对有劳动能力和外出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开展以城市生活常识、职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重点帮助农村“零转移”农户和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实现就业,培训时间不少于三个月。四是开展以农民工为对象的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对有关企业和有意愿提升自身职业技能的农民工,对其进行技能提升或转岗技能培训。
四、进一步大胆创新,整合资源扩大培训专业
一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大投入力度,改扩建县重点扶持培训机构就业训练中心培训基地,改善实训设施和培训条件。去年,改变过去培训有名无实的状态,将原就业局办公楼改建成就业训练中心培训基地,开设计算机培训专业。今年又将原劳动保障局办公楼重新装修,成立就业训练中心二校区,添置设备,增设车床、钳工、电工电焊和服务类培训专业。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大招生力度,提高培训质量和就业效果。面向社会吸纳培训专业人才,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岗位责任制和按培训绩效获取报酬的制度。成立招生专班,建立招生信息员队伍,充分调动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和教职工的积极性,大力宣传组织生源。三是创新培训手段和就业方式。采取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定点办班和灵活办班相结合,白、晚班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确保学员学有所长。与人力资源市场紧密结合,积极开展定向培训、订单培训和校企联合培训,保证稳定、优质的就业渠道,提高了培训就业率。四是整合社会培训资源,扩大培训专业,完善体系建设,充分满足劳动者的培训要求。我们根据对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调查,针对其培训意愿,最大程度地发挥职业培训政策,兼并了新梦伊人美容美发学校、泰安保安培训公司,增设美容美发、保安培训专业,由我局组织学员开展培训,新梦伊人和泰安保安负责安排就业。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工作汇报科学规范实施培训稳妥推进劳动力就业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