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培育壮大市场主体,造就转型的主导力量。在资源型地区转型的过程中,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更善于把握市场的方向,更善于选择接续产业,是地区经济转型的主导力量,最终决定着转型的成效。因此,要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市场的关系,从规划地区产业发展方向入手,从创造政策优势和环境优势着力,加强引导,培育、发展一批优势骨干企业,使之成为推动地区转型的主力军。要深化改革,扶优扶强,发展壮大现有企业,挖掘内力推动转型;要以特色产业园区、煤电产业园区为依托,扩大对外开放,强化招商引资,借助外力推动转型;要做好新形势下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工作,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突出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增添活力推动转型。
(三)积极深化区域合作,拓展转型的战略空间。推动资源型地区转型,必须打破矿地各自为阵的壁垒,摆脱狭隘行政区域的束缚,加强地矿之间、区域之间的合作,树立经济区域理念,拓展转型的战略空间。当前,**在转型过程中,要在深化区域合作上着力走好“三步棋”:一是立足区域资源谋划地区经济的战略布局,依托我区的能源综合利用基地和材料产业基地,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二是依托渝南生态旅游环线的建设,整合渝南、黔北地区的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三是综合运用区内外人才、技术等资源,培育更具活力的人文和社会资源。通过区域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加快转型的进程。
(四)注重创新体制机制,增强转型的内生动力。由于历史的原因,资源型地区往往存在地矿条块分割,管理各自为政,体制不畅、机制不活等问题。推动我区全面转型,首先应抓好体制机制的转型,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一是强化市场推动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体系,增强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二是建立地矿协作机制,实施地矿互利战略,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经济共融、产业互动,逐步壮大区域经济板块;三是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在全社会营造“抓发展、促转型”的浓厚氛围,调动全区上下、各行各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加快全面转型的强大合力。
三、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全面转型的步伐
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经济结构的转型,也包括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城市建设、社会事业的转型,同时,还包括思想观念和社会文化心理的转型。我们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转型为核心,突出工业主导、加快旅游升级,强化城乡统筹、注重和谐发展,努力构建和谐**,力争通过10到15年的时间,地区基本实现全面转型。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任务:
(一)加快经济转型,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
全面转型的核心是经济,经济转型的关键是产业,产业转型的重点在工业。针对我区实际,我们要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转变增长方式,不断强化工业在地区经济转型中的主导地位。
第一,拓展延伸资源优势,推动资源产业由原始输出型向综合利用型转变。对于资源型地区来说,资源是生存和发展之本,也是最大的比较优势。推进我区产业转型,首先必须充分发挥煤炭资源的比较优势,着力减少原始资源输出,大力实施就地转化,千方百计提高煤炭资源的附加值。主要以**电厂、方盛电厂、兴隆煤田等重点项目建设为契机,做大做强煤电产业园区这一载体,并大力发展煤洗选、煤焦、煤化工、煤建材、矿山机械等产业,以及其它配套服务产业,依托煤炭产业这一母体,孕育和派生出一套互为依托,又相对独立,由低到高、由粗到精的产业链;同时,努力提高煤矸石、煤渣、粉煤灰、煤气等附属产品的回收利用率,培育能源产业集群。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地区能源产业得到进一步壮大,煤炭综合利用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使**成为重庆市重要的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基地。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汇报材料加快地区经济社会全面转型 构建和谐××(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