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扶贫开发成绩汇报范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10-06-17 本文由萝莉病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双峰村是我县25个省级贫困村之一,该村有13个自然屯,816户、2863口人,耕地11800亩。2008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实现4516元。

  自2006年双峰村实施整村推进以来,宾县扶贫办本着理思路、找门路,强基础、建设施,调结构、促增收的扶贫思路,经过几年的帮扶使双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理思路绘蓝图。地处山区的双峰村,曾经是一个穷得出了名的地方。山上沟壑纵横,田间乱石遍地,土地瘠薄,过去有民谣称:“吃粮靠救济,花钱靠贷款,实在没钱铤而走险种大烟”。2005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不足1500元,全村800多户农民住房砖瓦化率不到20%,毛草房居多,冬不遮风,夏不挡雨,农民饮用的全是地表水,大骨节等地方病严重。由于地处第三积温带,只能靠种早熟低产作物维持生计。由于经济落后,财力匮乏,双峰村础设施极为落后,全村没有一条象样的路,一条河流把全村隔为两半,农副产品无法外运,学生上学趟水过河,有急事只能望河兴叹。

  自宾县扶贫办实施整村推进以来,面对双峰这片贫瘠的土地,面对双峰群众满怀希望的目光,县扶贫办与村“两委”人员,走家串户,座谈走访,调查了解农民现状,掌握农民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理清脱贫工作思路,制定了详实的脱贫工作计划。在工作重点上,坚持脱贫与立志相结合,通过请本地先进典型现身说法,组织到外地参观学习等形式,帮助群众换脑子、理路子、出点子,从而激发村民致富的内在活力。同时,在调查研究和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借外力强基础,调结构促增收”的发展思路。确定了三年内实现河上有桥梁、道路白色化、致富有项目、产业成规模,使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的发展目标。

  办实事,情暖百姓心。实施 “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针对群众反映强烈、制约经济发展的道桥问题。2006年,宾县扶贫办协调市纪检委投入资金87万元修筑了大小山东沟39米长的钢筋混凝土桥梁;2007年又协调市纪检委投入资金120万元修筑了通往原东风村52米长的钢筋混凝土桥梁,彻底改变了这里无固定桥梁的历史,解决了10个自然屯、563户、1573口人的出行难、上学难、农副产品运输难的问题,改善了经济发展条件。同时,县扶贫办三年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40多万元,修通村路一条4.9公里,修同屯路6条4.9公里,硬化中心屯内道路1.8公里,改变了该村道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历史。目前,该村已有6个自然屯实现了水泥公路屯屯通,道路建设已走在了全县前列。

  实施“甘泉工程”。双峰村以前大多数自然屯都是使用地表水,水质差,地方病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吃水难问题一直是摆在双峰村3000多群众面前的急待解决的头等大事。为了解决这里人畜饮水难问题,县扶贫办三年在双峰村打了4眼深水井,使全村70%以上人口吃上了清洁安全的自来水。

  实现“服务工程”。双峰村过去办公无场所、看病难、适龄儿童就学难一直困扰着这里的人们。2007年,县扶贫办协调市纪委帮扶资金60多万元,新建了占地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的综合办公室,设有全市村级标准卫生所、功能齐全的幼儿园、设施齐备的休闲健身广场、藏书近万册的农家书屋,解决了百姓看病难、适龄儿童入学难问题,通过农家书屋和健身广场的建设,丰富活跃了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彻底扭转了人们一年四季“三个月过年、三个月耍钱、三个农忙、三个干闲”的陋习,树立起了农村文明新风尚。

  调结构,铺就小康路。传统单一的种植结构,制约了农民增收致富。2006年,县扶贫办根据双峰村多山、多水、土地瘠薄的现状,确定了“打绿牌兴畜牧、上林果输劳务”的农村经济发展思路,积极协调哈市工商行贷款500万元,解决农民发展生产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全村发展粘玉米1000亩,并与厂家签订了收购合同,填补了该村无定单农业的空白,由于粘玉米生长期短,适宜山区、积温低的地区种植,通过发展粘玉米产业,把该村的不利自然条件变为了有利条件,种植粘玉米亩纯收入可达到1000元,比大田作物增收500元左右。利用该村水草丰盛的优势,动员鼓励农户发展基础母牛养殖产业。目前,全村基础母牛存栏1300头,有两个自然屯发展成为了养牛专业屯,实现人均3头牛。大水碱屯的张士民通过三年的养牛,不但还上了5000元的外债,还盖起了96平方米的砖瓦房,2008年又为儿子娶上了媳妇。借助退耕还林的有力契机,鼓励农民退耕、退荒还林,发展林果产业。目前,全村林果面积发展到1320亩。并在该村成立了苗木协会,有43户农民加入了该协会,通过协会经纪人王树申的带动,每户每年苗木收益达1.5万元。农民李庆举承包荒山造林达120亩,通过发展林果业,全村有123户农民年收益可达万元以上。通过实施能人带动走一富二的途径,每年全村实现劳动力转移320人,每人每年收入达8000元以上。至目前,双峰村已初步形成了林果业、畜牧业、劳务输出业、特色种植业的农业产业化格局,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工作汇报关于农村扶贫开发成绩汇报范文在线全文阅读。

关于农村扶贫开发成绩汇报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gongzuo/4519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