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文化魅力,打造城市特色。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借鉴先进经营理念,推进河北文博园建设,加快启动一期工程,综合开发开元寺塔、文庙、城门、贡院等文物资源,恢复古城风貌,强力打造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积极谋划众春园遗址开发、中山公园二期民俗园等项目。同时,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面加强中山文化研究,制作反映定州历史文化的文艺作品,以文化力提升经济力。
加大支农投入,改变乡村面貌。财政支农投入增幅要高于经常性收入增幅,突出抓好路、电、水、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改扩建乡村道路74条150公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2万亩。完成4座35千伏变电站改造,解决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沼气池6300个、农村数字电视2万户、通讯基站57座。抓住国家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和全省推进新民居工程的机遇,抓好四个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启动3-5个新民居样板村。加快农村改社区步伐,争创全国建设和谐社区示范市。
强化节能减排,优化生态环境。强力推进工程减排,年内铁西污水处理厂运行,垃圾处理厂竣工,谋划唐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新建住宅小区规划建设污水处理站,启动关闭自备井工作,开征污水、垃圾处理费,确保“两厂”常态运行。持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对钢网、体品等小区进行综合治理,对塑料加工行业和治污不达标企业进行取缔性治理,完成2家以上清洁生产企业审核,严防“十五小”、“新六小”企业反弹。延伸环保监控网络,对重点污染企业实施24小时在线监控,及时高效处理环保案件。全面开展“蓝天行动”,对市区不达标锅炉治理更换,小洗浴锅炉逐步取缔,农作物秸秆全面禁烧。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拆除砖瓦窑5座以上,复垦土地300亩,开发整理土地3000亩以上。规划一批新的太阳能及建筑、交通节能应用试点,谋划实施1-2个企业节能项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严格落实禁批、限批措施,严禁审批或新上“两高一资”项目。加大节能减排监察力度,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动员全市上下、社会各界自觉加入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来。
五、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越是在经济困难的时候,越要依靠改革增动力,通过开放强活力,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全面扩大开放。坚持大手笔谋划、大气魄招商,以城市建设、工业园区、文教卫生、现代农业为重点,对接京津,联络长珠,积极推进招商推介活动,有针对性的加强与世界500强和“央字号”企业的战略合作,多形式承接产业转移。坚持立足发展引项目,深入推进精细化招商,着力引进财税贡献大、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坚持把项目落地作为开放的关键环节,对签约项目紧盯不放,抓紧对接洽谈,做好前期工作,全面提升招商实效。坚持出口市场多元化、集约化,认真分析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变化,努力巩固扩大出口贸易。
加快企业改革。继续开展“企业改革攻坚年”活动,制定具体工作计划,明确责任,倒排进度,年内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制任务。加快推进集体企业、基层供销社改制步伐。围绕国有企业特别是规模较大的企业、重点项目建设区域涉及拆迁的企业、矛盾隐患较多的企业等几方面重点,进一步创新思路,用足用活国家政策,妥善解决改制企业退休职工医保等各类难题。要严格规范运作,坚持依法依规、公开透明、积极稳妥的原则,统一改制资金测算。要切实加大投入,充实国有企业改革基金,多渠道筹资安置职工。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加快改革的新措施,进一步加快资产处置和职工安置,做到成熟一个、实施一个、成功一个,在稳定的环境中推进改革。
创新行政管理。围绕创优环境、服务发展,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理顺行政管理机制。抓紧组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探索建立行政执法协调机制,充实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队伍,有序推进城市经营开发。加强园区管委会力量,完善管理职能,逐步将园区企业纳入统一管理。对重点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机制,全程负责各个环节的工作,办理所需的一切手续,解决建设中的各种问题。规范行政服务中心,在重点企业和建设项目设立优化环境监测点,让公众的眼睛监督行政服务。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工作汇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范文(6)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