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同时也看到,当前在职工队伍稳定,职工权益保障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有的还比较突出。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有可能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影响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影响和谐社会建设。
二、存在问题及突出矛盾
1、工作时间超长,加班得不到补偿。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调查显示,收费员实行四班两运转制度,每天的平均工作时间约为9-10小时(包括上下班交接班时间),有的特殊岗位每天上班时间约12小时,远远超过是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而且工作超时又不按标准发放加班工资。不按标准发加班工资还表现在节假日值班上,现在执行的都是加班包干费用,不能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执行。
2、年休假制度不完善。由于高速公路的工作性质所限,收费员、路政员都是倒班工作制,岗位编制没有多余人员顶替休假的人员,所以大部分职工没办法享受年休假制度。目前,公司还没有制定不休假的职工如何发放加班工资的办法。
3、缺乏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平台。调查显示:各单位尽管都有工会组织,但真正能履行职责的并不多,有部分工会组织形同虚设,职代会被经理会或其他行政会议所替代,涉及到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不经职代会讨论。个别工会组织是“聋子的耳朵--摆设”,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4、职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淡薄。调查发现,有些短期合同工单位没有按规定缴纳公积金,有的职工以前的服装押金至现在仍然没有退还本人,在晋中市范围缴纳生育保险的女职工享受不到生育津贴等等问题,这些职工不知道怎么用法律来维护自已的合法权益,有的职工认为职工合法权益保障只有正式职工的份,对他们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5、基层工会维权工作难以到位。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职工人数增长迅速,各种侵权问题也呈现复杂化态势,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对维权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编制、经费、运作机制等因素的限制,使基层工会在开展维权工作时,很难在维权的覆盖面和工作质量上得到足够的保证,从而使工会组建难、维权工作开展难等问题都在基层一定程度存在。
6、劳动安全卫生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近年来,公司高度重视劳动安全工作,但仍存在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力,重视不够等现象。主要表现在对有害、尘粒等岗位职工保护措施不力,有些单位不能按规定对从事有害、尘粒工种的职工定期体检,忽视职工身心健康。
7、职工仍是弱势群体,相关保障机制不健全。调查显示,有些职工已经结婚生子,两人都在一个单位上班,在远离市区的远郊工作,住房问题、子女上学问题、赡养老人问题等都摆在他们面前,现行的体制主要侧重是管理他们,缺乏为他们提供相关公共服务的职能,突出表现在子女教育、安全生产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对职工覆盖率低,暴露出相应的基本权益保障机制尚不够健全。
三、解决对策
全面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宗旨是“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群众利益无小事”,充分做好职工合法权益保障工作,切实把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好,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参与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仅关系到企业改革成败,而且直接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事。做好企业职工合法权益保障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有关部门要切实把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社会保障与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重要性、必要性的宣传力度,使各单位的领导和职工都能认识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立足点,能有效避免企业发展过程走弯路,并能形成维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又好又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调研报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