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建立项目供地委员会制度。实行严格的项目用地例会制度,加强建设用地规划和计划管控,重点对土地利用率、项目质量、投资强度、用地规模、建设周期、用地结构等重要指标进行强制性前期审核,坚决防止批少占多、擅自改变用途等行为,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律不予供地。
明确对建设用地指标实施综合管控。把投资强度、容积率等指标作为重点,实行项目供地预审、合同预约、违约追究等制度,增强合同约束力,确保项目质量和效益。项目洽谈前期,深入了解项目投资额度、科技含量、开发期次、用地规模、建设周期等,根据全市产业布局、产业政策和项目投资强度、容积率指标,初步确定项目落户区域、具体地段和供地面积。项目供地前,与投资方签订合同,约定资金到帐数额、时间,开发时序和建设进度,既提高项目签约率,又提高了项目入驻率和开工率。对违背合同约定的,责令限期整改,否则依法停止供地或收回土地。目前,全市每亩土地投资强度超过210万元,项目建设容积率由0.5提高到0.8
明确政府主导的惩防并举执法体系。市政府出台通知,落实土地监管共同责任,进一步加强依法管地用地。围绕辖区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以及违法占地违章建筑查处等情况,从行政和业务两个层面分别进行权重与量衡,明确属地管理、逐级问责、终身负责等责任。
3、新方式要以新技术新路径做保障
为保证土地管理方式的转变落到实处,他们在技术层面和操作层面设定了一系列刚性指标,并对指标实施的进度、质量、效果等进行考核,确保目标落实。
如,建立土地规划网格化管理系统。市政府投入200多万元建立土地规划网格化管理系统,集规划、建设、国土资源、工商等部门的各项业务职责,建立共享共治的信息平台,实现行政辖区内建筑物、房地产信息、地籍数据、土地利用规划信息、企业单位信息方面的数字化管理,并根据动态巡查结果实时更新。此项工作由市长亲自抓,在系统试行阶段,仅对城市规划区内30多条过宽道路的红线调整,就节约土地6000多亩。整个城市管理水平因此而上了一个新台阶。城管、国土资源执法队伍据此系统信息对比GPS数据进行巡查,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管理和执法的准确性、权威性。
如,进一步简化环节优化程序。全面梳理国土资源部门行政许可和服务项目,使项目办理环节精简了2-10个,办理时限缩短了5-19个工作日。以土地抵押贷款登记为例,办理环节由13个精简到3个,办理工作日由20个工作日缩短到1个工作日,大大提高服务效率。
如,采取逐级签订责任书,实施一票否决。采取聘请协管员、实施动态巡查等手段,使市、镇、村三级行政任务和局、所、员三级业务职能双双落实,实现土地利用和保护的全天候、全覆盖式检查。同时,进行严格考核。市政府每月将巡查检查相关情况通报全市,纳入镇(街道)政府绩效考核,具体标准是:每一处200平米及以下违法建筑扣一分,200-500平米的扣2分,500平米以上的每处扣3分。各镇(街道)政府在接到查处5日内自行拆除的不扣分,累计扣分超过20分的,在本年度政府物质文明建设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至2009年9月,胶南市城市规划区的8个乡镇(街道)中,有4个镇连续一年未发生违法占地建设行为。
三、情况及建议
对国土资源管理而言,发展的理念决定着管理方式,管理方式又要求新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及时跟进。对地方经济而言,没有好的土地管理环境,也就没有好的发展环境。两者相互支持,相互支撑。调研组认为,目前的胶南,一是工作有了好开头,需要继续关注培养;二是面临着新问题,需要及时探讨和化解;三是用地有新需求,需要及时研究和服务。
中央实施扩内需保增长宏观调控政策以来,胶南市抢抓机遇,启动了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胶南以港口建设为契机,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项目入驻,建设临港产业项目园区,总投资规模达150亿的中石化LNG(液化天然气)等项目已签约,“28个手续已经办了27个,可能就剩下土地最后一个闸门”。对胶南而言,大的建设高峰还没到,随着今明年跨海大桥、海底隧道贯通,就会带来大量建设,去年一年全市拆迁量已经超过以往四、五年的量。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工作汇报关于市土地管理与利用状况工作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