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情况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矿历经由基本建设收尾到转入试生产、由正式移交生产到实现达产和扩能目标,适应国家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对能源的需求和**集团公司做强主业战略,煤炭产量由移交初期的年产300万吨持续增长到年产800万吨。这一时期是我矿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应该说,我们推动发展的过程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过去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还不够深入系统,思考问题还比较肤浅,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还不够紧密,对科学发展规律的认识、对树立科学发展的意识、对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等方面还处于自发、片面、盲目状态。在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矿党委和领导班子在学习上自觉,认识上统一,思想上坚定,实践上一以贯之,为推动我矿今后的科学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一)在“矿情”认识上统一思想,在破解难题中谋求发展。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来系统分析我矿面临的内外形势、自身优势和制约因素。由于我矿建设周期长等历史原因,存在着“两大矛盾”即:生产基础条件与实现年产800万吨目标不适应、不匹配的矛盾;管理基础薄弱、员工思想观念陈旧与加强基础管理、深化内部改革之间的矛盾。存在着“四种表现”即:惯性思维和习惯性做法严重、向后看和比从前的心态、计划经济和基本建设时期的残余观念、自我封闭和各项基础管理缺失。我们适时提出了“科学规划,准确定位,细化管理,夯实基础”的总体思路。并从“强管理、树形象,抓细节、求完善”入手,把加强基础管理,练好内功,当成企业谋求发展、加快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的一件大事来抓。矿党委和矿领导班子在思想上不断增强大局意识,树立全公司“一盘棋”的全局观念;不断增强“第一大矿”要有“第一贡献”的责任意识,树立勇于承担、乐于奉献的责任感、使命感;不断增强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发展意识,不摆“花架子”,埋头打基础。通过加强生产组织管理,形成了紧张有序快节奏的生产氛围;通过细化管理,规范内部经济核算程序、严格考核,提高管理水平;通过整顿劳动组织、改革完善干部人事和工资分配机制,激发发展活力;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和加强党建工作,打造发展软环境,提升发展软实力。
(二)突出班子建设,强化执行能力,实现较快发展。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用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果检验工作的成效。强化矿领导班子建设,完善决策机制,建立健全集体领导和班子成员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矿长负责制和党委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相结合的制度体系,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沟通顺畅、统揽全局,班子成员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党政一班人不遗余力、同心同德谋发展的坚强核心。注重中层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建设,不断强化生产组织管理,细化各项生产管理办法,并进行严格考核。推行分配制度的重大改革,实行内部市场运作机制。建立科学规范的中层管理人员选拔任用机制,形成梯次动态管理机制。我矿产量从2006年576万吨到2007年654万吨再到2008年800万吨,呈现出跨越发展势头。
(三)推进机制创新,注重基础工作,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我们在实现800万吨扩能目标的过程中,围绕全矿中心工作,努力实现生产与技术的结合,生产与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结合,生产与经营管理的结合,生产与企业文化的结合。强化制度建设,从生产、经营、安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并严格考核,初步形成了一整套适合我矿发展实际的生产、技术、机电和安全质量管理模式,确保以制度建设、机制创新,规范企业的发展。推行内部市场运行机制,从无到有地建立内部定额体系,实施三级核算机制,加大成本管理力度,填补我矿以往经营管理工作上的空白,实现了经营管理工作的不断细化和完善。改革完善内部分配机制,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实施加大剥离、超前剥离策略,改善采场技术面貌,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合理的时空条件。加大科技创新与投入力度,先后与科研机构合作完成了一系列技术攻关、技术改造项目,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提高了设备效率和稳定性。目前,我矿采掘接续正常,符合设计要求,两量储备大大超过设计要求,为连续高强度生产打下坚实基础,各生产环节的运转和生产组织管理已经基本满足年产800万吨的需要。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工作汇报煤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