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重视、指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依靠管委会、指挥部、镇(街道)和各部门的大力配合和共同努力,以“项目推进年、工业服务年”活动和百日会战为载体,紧紧围绕年初提出的考核目标,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破解难题,狠抓落实,园区(开发区)和重点工业区块建设强势推进,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形象不断丰满,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指标,累计完成征地面积745.57公顷,新开发面积263.08公顷,基础设施投入47156万元,新开工企业65家,工业性投入134753万元,新投产企业54家,新增销售收入271622万元,入库税收46966万元。现将06年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明确目标,强势推进,积极构筑发展平台。
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加强领导是关键。建立了市级领导联系园区制度,市领导挂钩联系各园区(重点工业功能区),加强对各园区(重点工业功能区)的指导和组织协调;年初对目标任务细化分解,明确责任,强化跟踪落实;建立园区(重点工业功能区)建设月报制度,规范统计上报工作,做好工业园区(重点工业功能区)建设和经营状况跟踪和了解工作,及时汇总分析,每季督查通报,指导管理园区(开发区)和重点工业区块建设。
二、突出重点,创新思路,园区形象不断丰满。
1、加大投入促基础设施建设。
园区(开发区)和重点工业区块加大投入力度,投资环境明显改善。
(1)××××区:投入12291万元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二期工业区区间道650米沥青路面、××大道西段490米水泥路面和排水排污管道的铺设、××大道一、二号桥、××桥工程,实现了3500米电力、广电线路的改造与架设。
(2)××园区:“××××”六条道路复工,投入16198万元,完成六条道路总工程量的60%,重视水、电、支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鞋服区块的绿化工程基本完成,××××山体开采完成30%。
(3)××产业集聚区:
××区块:围绕“填一区、架两线、贯三桥、通四河,硬五路”,全力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填一区”,重点抓机械轻工区、水产加工区和落户企业的填土工作,共填筑土方130多万方;“架两线”,全面完成了××路、××路6KM的电力杆架设工作,××路已全线实现了通电; “贯三桥”,区内的××大桥、××大桥、××中桥工程已全部竣工,并实现了与道路的贯通,全面完善了区内的交通和排水条件。“通四河”, 贯通了××河、××河、××河、××河河道工程; “硬五路”,以××大道、××路、××大道、××南路、××北路为主骨架的两纵两横主干道路沥青砼路面已全面贯通,并对部分路面进行了绿化、亮化。
××××集聚区:集中力量抓投入,投入1400多万元建设资金完成了3号、5号路道路硬化和二期排水排污工程,区内道路填土全面贯通。
2、加强协调促开工投产。
(1)××区:对进区项目建立跟踪服务,实行半月一报,及时反馈进展情况,明确责任,新开工企业9家,竣工投产17家,新开发面积41.16公顷,新增销售收入13.62亿元。
(2)××园区:落实科室,责任到人,会同镇(街道)加大督促力度,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将在建企业的开工投产承诺名单在园区醒目处公布,组织市电视台进行跟踪采访、报道等,促进企业开工投产。今年新开工企业23家,新投产27家,新开发面积68.1公顷,新增销售收入10.3亿元。
(3)××集聚区:
××块:以百日会战活动为契机,通过领导带头垂范,层层分解任务,全力开展攻坚,建立了专人联系工程制度,对工程开工情况进行全程服务和跟踪。对即将开工的工程,积极帮助协调理顺关系,加快报批速度;对已完成相关手续的工程,帮助解决开工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保证施工顺畅,今年新开工企业15家,新开发面积102公顷。
×××集聚区:服务企业职责到位,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帮助企业解决难题,企业工程建设顺利。今年新开工企业18家,新投产10家,新开发面积153.8公顷,新增销售收入3.3亿元。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工作汇报2024年××沿海产业带建设情况汇报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