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要求,现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保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围绕“喝干净水,走平坦路,种高产田,通清水渠,住整洁房,看绿色景,选明白人,做公开事,兴文明风,唱幸福歌”这一目标,加快后湖管理区的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总体要求与基本原则
基础设施完备,经济快速发展,生活富裕安康,社会风气文明,村庄环境整洁,人与自然和谐,保障体制健全,民主法制进步,社会安定有序。
三、目标任务
(一)主要内容
培育新农民,发展新产业,规划建设新农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农村新风貌。实现农业产业化,农田标准化,农民知识化,镇村一体化。建设中心镇,发展特色村。狠抓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净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以及旧村庄改造、整理和环境整治、村民自治工作,真正实现农工收入不断增加,农工生活质量得到根本改善和提高的目标。
(二)总体构思
以村容村貌整治为突破口,编制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做到“三图、二表、一书”齐全(“三图”即村庄现状图、村庄整治规划图、设施图,“二表”即主要指标表、工程量测算表,“一书”即说明书)。分项目制定好农田、水利、林业、道路、住宅等单项建设规划;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基础,通过每村发展1-2个主导产业和致富项目,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村。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地整理,建设高产高效农田;以农业产业化为支撑,通过推广“三新”技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水平。发挥管理区资源特色和产品优势,大力开展农业水产品、林果、油料等精深加工项目,加长农业产业链,不断提高农业效益;以培训教育农民和文明创建为手段,大力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加强对农工的科技知识和就业技能培训,每人熟练掌握1-2门技能,提高农工转移就业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工收入。
(三)建设标准
1、实现“四通”即实现通油路(硬基)、通电话、通电视(有线)、通讯信息宽带网。到2010年,通村公路硬化(油路)率达100%,通村公路面宽达到4米以上,广播、电视(有线)、电话进村入户,通讯信号覆盖率达到100%,通讯信息宽带网覆盖率达90%。
2、实施“一池四改”即实施建沼气池、改水、改厕、改圈、改厨房。力争三年内,“一池四改”率达到90%以上。实现给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规范合理,符合公共消防安全,村民饮水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排水实行雨污分流,雨水就近排入自然水体,污水排入化粪池、沼气池集中处理后综合利用。
3、做到“五有” 即新农村要做到有组织网络、有建设规划、有文化体育活动场所、有垃圾处理场、有禽畜规范饲养场所。通过建设村办公用房、党员活动室、文化中心户、科技书屋和文化活动场地,对活动场地进行硬铺装,设置坐凳及健身器材等设施,有效改善农村文化活动条件,不断提高农村文化档次和品位;通过建设畜禽养殖小区,实现人畜隔离,建设农民公墓,杜绝乱埋乱葬现象,有效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
4、达到“五化”即环境建设要达到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优化。按照人均1.5-2.0平方米的标准规划中心绿地及公共活动的绿化场地。结合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注重绿化质量效益,选栽经济树种和乡土树种,提高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实施方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