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给大楼员工开会时,台下那一双双充满信任和期盼的眼神。我知道,在那每一双眼睛的背后,都有着一个需要照应的家庭。在那每一双眼睛的背后,都维系着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在那里,有年迈的父母对儿女的牵挂;在那里,有年幼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在那一刻,我的心灵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就是从那一刻起,我更加细致地明白了自己肩负的责任有多重。哪怕自己脱皮掉肉,一定也要保证大楼员工有个稳定的岗位。
在大楼扩建过程中,我不慎在工地上摔断了手腕。去医院夹板固定后,我下午就吊着胳膊赶回工地。员工们见了,纷纷围住劝我回家休息。但是,由于大楼的地质条件过于复杂,工程进度很不理想,就是回家我也歇不安稳。因为那一双双含满期待的眼睛,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只要能使大楼及早走出困境,我受这点痛真的算不了什么。为了赶工期,我几乎日夜靠在工地上,饿了就到街边的拉面馆吃碗拉面,渴了工地上有现成的白开水。每天都可谓是一身尘土两脚黄泥。记得有天傍晚下班时,因为有件事情需要安排,我就急匆匆地走进营业厅。正在用拖把擦地的营业员,见下班了还跑进一个蓬头垢面两脚黄泥的农民工,刚擦净的地面又被踏满了黄泥印子,竟要把我这个当总经理的拒之门外。这当然是个误会。大楼工程完工后,除了自愿提出调离的,我们振华一个都不少的悉数安排,并且一视同仁,享受和振华员工相同的待遇。
近年来,我们振华集团先后接收了大马路、毓璜顶、市府街、国货精品等14家倒闭商店的职工,极大地缓解了政府的压力,有效地稳定了社会。
在积极帮助政府排忧解难的同时,我们振华集团始终不忘一个企业应该肩负的神圣道义,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在98年的抗洪救灾、2003年的抗击非典、和每年举办的“爱心捐助”活动中,我们振华集团和全体员工总是慷慨解囊、踊跃捐款,充分表现了振华集团的社会责任感、和广大员工的无私奉献精神。
我向大家汇报的第四个题目是:
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保持本色
熟悉我的朋友可能都感到这个人太“抠”,“抠”得就像个歉收的老农。麻将不打、娱乐场所不进,连上门办事都不舍得请吃一顿饭。为此,我可能怠慢了许多同志和朋友。在常人眼里,我这个手里掌管着几个亿资产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不能说每日花天酒地,起码也是宾馆酒楼来去自如。为此,我家对面楼的一个大爷也感到纳闷。因为我每天的工作习惯是,只要不外出,每天总是早早赶到单位。晚上8、9点钟从单位出来后,到家往往已经错过吃饭的时候。老伴给我重新热过后,我总是就便呆在南阳台上吃晚饭。对面楼的大爷见我几乎每天如此,后来在街上碰到我就说:刘总,我观察了你很长时间,你这个总经理当的可是有点不合算!我听了有些摸不着头脑,就问大爷为什么。大爷嘿嘿一笑说:你当着总经理,却要每天回家吃自己的,你说能合算吗?我听了,只是无声地笑笑。
什么叫“合算”?各人当然有着不同的衡量尺度。作为总经理,我不是没有这个权利,也不是振华集团没有这个能力。但是,这种权利首先是代表振华全体员工根本利益的,所以我只能用在尽最大可能地去维护这种利益上,而决不能滥用,更不能随心所欲。近几年,我们振华发展速度较快,基建项目可谓常年不断,很需要一位懂基建材料的行家。巧的是,我的一个亲老哥就是这方面的行家,退休后经常无偿为公司的建设出力。于是就有同志建议说:我们进别人的货也是进,还不如让你老哥给进货,或者干脆聘他当顾问。我听了立即否决,说无偿帮忙可以,有经济往来不行。因为有这层亲属关系摆着,哪怕无私也会有弊。后来,老哥受聘于外地一家企业当顾问,去年在往返途中遭遇车祸,受了重伤。我去医院探望时,看着病床上老哥那埋怨的眼神,我的心里充满了愧疚和难过。但是,为了避免猜疑和误解,为了维护振华良好的精神氛围,我受亲人的这点埋怨又算得了什么?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汇报材料使命牢记心中,追求永无止境(4)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