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抓住重点,增添措施,努力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教育强县的创建要有新成效
一、要牢固树立长期抓“两基”的思想,不能有松劲懈怠情绪。要正视“两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小学、初中的入学率、巩固率等各项指标,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继续将“两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动摇,要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大力强化政府行为,扎实推进“两全”工作。二要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始终要坚持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促效益的原则,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学校和教师要树立新的质量观,把“成人”与“成才”作为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坚持以人为本,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挖掘现有资源的潜力,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形成以教育质量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资源的效益,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三、要把握好教育发展的节奏,注意协调各类教育发展。一方面要促进义务教育、幼儿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尤其要协调普高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保持提升“国示”和“国重”的品牌效应,要进一步整合县内普高教育资源,扩大普高办学规模,要确保高中招生任务的完成和高考各项指标处于全市领先水平。职业教育要继续坚持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灵活设置专业,灵活确定学制,灵活选聘教师,灵活吸收生源,灵活安置就业,加强**职中的内涵发展和龙头专业的带动作用,并力争取得新的突破。另一方面要促进各类教育内部的协调发展,处理好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当各类教育都得到健康、均衡、和谐、高质量地发展,**才能真正成为“四川教育强县”。
(二)教育改革要有新机制
发展是目标,改革是动力。要使我们教育事业兴旺发达和永葆生机与活力,必须走改革创新之路。首先,要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今年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第一年,明确把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体系,真正实现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教育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依法保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和生均公用经费以及教师各项待遇的落实。加强教育的人、财、物的统筹管理,切实落实好“两免一补”的各项工作,清理好教育的各类负债。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和资产的管理,加强教育财务审计,切实保证教育经费专款专用。要坚决制止农村教育乱收费现象,切实减轻农村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在新的管理体制下,我们更要进一步思考如何调动教育内部、外部的各种有利因素,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提高全县办学效益的问题。其次,要全面推进新课程实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新课程实验,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新的质量观、人才观、教师观、学生观,要求我们要更新教育模式,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我们要改革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引导教师把课改的落脚点放到优化课堂教学上,充分发挥教研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指导和管理;要求我们要改革和完善教育质量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法,增强教育质量评价和监督的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全面提升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三)教师队伍建设要有新举措
教师队伍建设重点要放在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和师德师风与业务素质建设两个重要方面,坚持“两手抓”。其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要研究在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下如何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和环境。要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建立教师干部队伍的培养、评价、使用、流动、激励机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吸收外地优秀人才;要完善教师交流制度,促进教师队伍合理流动,鼓励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实行县城中小学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建立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制,推进教师队伍由城镇向农村、由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由强校向薄弱学校的合理流动,从而提高农村教育管理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发展。其二,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素质。切实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加强教职工的师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大力弘扬吃苦精神、奉献精神、敬业精神。注重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开展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方法为重点的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借助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构建教师的终身培训进修体系,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和综合素质。要加快名师名校长的培养,出台专项政策,设立奖励基金。积极实施“名师”、“名校长”战略,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和优秀校长到先进地区进修学习,到名校挂职,为名师名校长成长搭建新的平台。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工作汇报坚持科学发展观,开创教育的新局面(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