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出现,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就越来越大。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乡村两级干部队伍中还存在着种种不适应科学发展的问题,在党风廉政建设服务经济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对党风廉政建设认识不够到位。我县部分农村基层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甚至是主要领导,对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不够到位,认为我县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腐败的土壤不像发达地区那样肥沃,因此在主观上认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可紧可松,可有可无。表现为贯彻责任制的积极性不高,一些乡镇重经济发展,轻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且教育形式单一,有的村党支部党员组织生活会和村民代表大会不够经常,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对群众的政策宣传不够。
(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的不够充分。有的基层党组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不够强,齐心协力带领群众谋发展,创家业的办法不够。基层党员干部有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得过且过,把自己混同与普通老百姓,做群众的尾巴;有的宗族观念严重,封建主义思想蔓延;有的法制观念淡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有的用公款吃喝,铺张浪费;甚至有为个人或亲属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三)各项制度不够完善,执行不够有力。有的不同程度地存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干部考核等制度不够完善的问题。比如:在制度建设上,有些乡镇和基层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相关制度尚不够全面、系统,有的没有针对性、操作性。因此存在着少数村级财务管理、工程发包、土地转让款使用等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上出现漏洞。在制度落实上,有些村干部民主意识淡薄,无视制度的存在,村里大事小事都是少数人说了算,没有充分发挥党员和村民代表的作用。有些制度在执行中缺少定期和比较规范的检查、考核;有些制度在执行中大打折扣、形同虚设。如有的村财务公开不及时、内容不详细。
(四)乡镇纪检队伍力量不足。一些乡镇认为纪检工作不重要,认为发展经济才是硬的、有用的,纪检干部多数参与了各项中心或其他工作,同时纪委专职纪检人员就很少,又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抓业务上。部分乡镇纪检工作“疲软”,乡镇纪检干部业务素质不高,办案经验不足和专业知识不扎实,还存在党性原则不强,怕得罪人,怕丢选票等现象。
如果我们不及时纠正上述问题,任其发展,将直接损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对此必须引起各乡镇、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对策
胡**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指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在《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以维护农民权益为重点,围绕党的农村政策落实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切实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涉农违纪违法案件。”因此,要把推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维护党的纪律,督促基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政绩观坚决防止和纠正违背科学发展观的错误行为,坚决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促进农村实现健康、快速、持续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是要教育为先,提高基层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时,如何抓好反腐倡廉教育?关键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基层领导干部为重点,以县委党校(农村基层干部专修学校)为主阵地,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有计划地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进行轮训,对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和农村党员、干部进行远程培训教育,更新思想观念,让基层干部自觉摈弃各种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观念、做法,教育他们形成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新思维、新方法和新机制。在培训教育时,还应紧紧围绕《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提出的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六个环节,不断创新教育形式,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到坚持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他教与自教相结合,正面典型宣传与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根据教育对象实际,分层次、有重点地确定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内容。通过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干部树立自廉意识,增强基层干部干净干事的廉政理念。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调研报告县纪委书记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