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政策机制,为循环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要以国家政策为指导,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规范、引导、鼓励和支持为主要内容,加快研究制定地方性政策,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机制。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建立健全发展循环经济的多元投入机制,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帮助企业拓宽项目投融资渠道。开展循环经济的统计核算,加强对循环经济主要指标的分析,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推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打破企业间单向式线性生产方式,促进企业间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提高整体资源利用效率。加强企业管理,完善各项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节奖超罚,推进循环型企业建设。
加快技术创新,提高循环经济效益。降耗增效是科学发展的核心,更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而效益的实现和提高必须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没有先进技术的支撑,循环经济目标就无法实现。要按照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的要求,积极组织和引导各方面的科技力量,共同研究解决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争取在一些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共性技术的攻关力度和产业化示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原动力作用,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鼓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用先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的深度、广度和精度,实现循环式生产。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积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交流平台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推动交流与合作。各级各类企业要确立循环经济理念,积极开展自主创新活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企业和产品竞争力。
实施示范工程,带动循环经济快速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需要试点推动、典型引路。从实际出发,敢于实践,大胆创新,从生产、消费、回收环节,从工业、农业、服务业领域,从城市到农村,探索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实践形式。树立先进典型,及时总结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通过交流会、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宣传推广,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区,实施循环经济示范项目,争创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城市。
积极创建生态城市和村镇,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发展循环经济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密不可分的,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最终目标。在发展思路上,将发展循环经济贯穿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结合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与特点,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污水与垃圾处理能力,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积极实施农村改水、改厕、改灶和环境治理,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的、节约耕地的生态型村庄。在全社会树立资源节约型价值观、消费观,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着力搞好资源节约,杜绝资源浪费,真正实现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的相统一。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的良好氛围。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经济社会与环境等方方面面,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手段,大力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普及循环经济知识,使全社会都树立循环经济的新观念、新思维,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思想基础。加强循环经济教育和培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对发展循环经济迫切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社会氛围。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财经金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