⑵注重加工技术培训,提高增值效益。针对部分乡镇党员、干部普遍掌握种养技术、多种经营生产已达到相当规模的实际情况,为了使农副产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独特的经济优势,及时把电教实用技术内容向农副产品深度加工延伸,进一步加快农村致富奔小康步伐。通过制作农业技术专家讲座、购买配套光盘等方式,有针对性地下发了水稻深加工技术、山野菜保鲜技术、人工孵化及红外线养鸡技术等20多种实用技术教材,党员干部加工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推动了加工业的迅速发展。龙镇成立了乡镇企业协会,促进了木材、面粉加工业的发展,带动了马铃薯和大豆等农产品的深加工。目前,仅龙镇各类企业已经发展到532家,从业人员达1340人。全市兴办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37个,新增个体加工点604个,为更好地带动农民走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
⑶注重营销业务培训,发挥市场效益。实现农民富裕,根本出路在于把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我们有意识地把加大对农村党员干部营销业务的培训为牵动电教实用技术普及的关键环节来抓,通过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网络教学、省农科院等教学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向党员干部讲授公共关系、营销技巧。在党员电化教育辅助下,全市建成山羊、仔猪、药材等各类农副产品市场17个,成立以农村党员干部为主体的内连千家万户、外联大中城市的各类运销组织15个,农民经纪人和运销大户发展到215人。
我市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自身优势,取得了一定成绩,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但是,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个别乡镇党委在发挥党员电教作用上,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同程度地限制了电教作用的正常开展。
二、存在问题
1、基层党委的认识不足,影响到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发挥党员电化教育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最终的落脚点在基层,需要基层党委具体组织和实施。从调查情况看,只要基层党委关心重视,就会积极营造党员电化教育的氛围,电教活动开展得就有声有色;没有形成电教活动氛围的乡镇,党委普遍存在缺乏足够的认识,一定程度上等、靠、要的思想严重。
2、党员电化教育工作者的认识程度,影响到党员电化教育致富工作的贯彻实施。调查中发现,凡是村干部认识到位,责任心强,就会热心科技片的播放收看工作,播放收看工作开展得就丰富多彩。凡是村干部认识不高,对组织播放收看科教片就缺乏应有的热情和责任心,播放收看的形式和内容就简单或流于形式,主观性、随意性大。
3、党员电化教育实用技术培训内容与实践结合程度不够,影响到农村经济效益的好坏。只有把适应我市地域特点的实用技术推广开来,农民才能真正得实惠,农村经济才能够得到快速发展。调查中了解到:存在着一些适应我市农业特点的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较慢,影响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一部分农民种养技能、加工技术和营销业务不熟,农民闯市场意识不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
三、解决对策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党员电化教育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⑴把电教实用技术培训纳入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党员电化教育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作为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培训手段,列入每年全市的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工作之中,与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融为一体,要求农村干部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培训合格,后备干部必须持证上岗,农村入党积极分子必须经过实用技术的培训才能列为发展对象。
⑵把电教实用技术培训作为系统工程来抓。全市逐步形成以组织、涉农部门为龙头,市、乡党校为阵地,专业生产基地、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园区、专业大户为依托的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体系。结合开展“党员电化教育科技示范乡村”活动,组织学用科技成绩显著的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进行巡回演讲,用身边事教育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培植乡村近百个党员电化教育科技示范点、示范户。建立健全市、乡、村三级电化教育网络,按照“四有”标准,要求各个乡镇电教播放站点统一配备电视机、影碟机、备品柜,有专人负责管理。市里统一摄制、购置、翻录切合农村实际的实用技术培训电教片,保证农村党员、干部实用技术培训阵地、师资、教材、设备、经费“五落实”,保证乡镇各党员电教播放站、点每周一次按时播放,科技示范户随时随地播放的工作持续开展。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汇报材料如何发挥党员电化教育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调查思考(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