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实际情况是,人们没有真正弄懂:为什么要实施这个方案?虽然人们也许会去做,但并不情愿;也许懂了方案的意思,但他们并不赞同这样的方案,在执行中会就很消极;如果他们觉得方案设计者没有征求他们的意见,或者感到自己不被尊敬,也会消极地执行方案;最后,他们更可能弄不清自己在方案执行中的定位和责任,于是被动等待上级的安排,使执行的过程走样。
管理专家指出,部门的执行力,集中体现在员工对部门目标与环境的认知和业务运作及应变能力上。绝大部分人只有对于自己参与开发的方案,才会更投入、更自觉地执行。由于人最重视与自己有关的事,因而当管理者或员工没有机会参与意见和影响的时候,他就会放弃对这件事的积极关注。他们不会觉得思考和尝试“更好的做法”是自己的事。
所以部门领导如果要加强人们投入的积极性时,不妨邀请人们加入一个项目,使人真实地感受到,自己能够对项目或问题产生影响,别人(上级或同事)能够真正重视、尊重他的意见,即使不同意他的意见,也会平和地对他解释原因,而没有武断和轻视等类似行为的时候,积极的行动才会展开。
我们说:好的思想靠行动,好的概念靠运作,好的制度靠实施。部门执行力的有效落实,取决于以下的程序化操作:
1、确认目标:部门必须知道追求的最终结果,并愿意达成这些结果;
2、准确行动:部门必须根据目标拟定计划,并以果断的行动执行计划;
3、评估结果:部门必须观察行动的结果,评估成功或失败的程度,使每人心中有数;
4、修正行动:如果执行遭遇挫折,必须重新检讨目标与行动,判断问题的所在,并愿意及时修正。
这个过程也就是行动学习的过程。高境界的执行意味着,每个人主动担负起责任,主动解决所面对的问题,主动提高和改进自己的认识,改进自己的对策,从而最终改进工作绩效。这就是行动学习所做的事。
几个人不断地分享他们所关注问题的思路,分享他们各自思考问题的过程,分享他们的智慧灵感。他们相互支持,又相互挑战。于是顿悟产生了,想到了原来没有想到的新对策。然后他们回到工作现场应用和尝试新方法的效果。然后再坐到一起分享并反思行动的效果,然后再改进。
这样,我们完全可以将工作(行动)与学习整合成为一个有机体。这正是行动学习的魅力所在。
行动学习的前提是:
1、开放的心态
学习者有接受新观念,挑战自己老看法的勇气,这是辨别趋势和抓住机会的基础,也意味着必须放下架子。必须清楚自身的价值观、背景、经验的优势,以及存在于自身背景或经验上的缺陷。
2、系统思维
这包括完整的联系课题、事件和数据的能力。关键是会看到单个事物背后的关联,通过对关系的认识,来确认事物的性质并提出可能产生效果的方法。系统化的思想,是一个组织的集体学习将变成未来竞争优势的基础。
3、创造力
增加个人的适应能力、革新的能力,愿意冒险,就增加了有益的创造力。将“不可能”转化为“总有办法”,则使问题有突破的可能。
针对电力行业,以部门任务为导向的行动学习有:防止习惯性违章;员工的激励;工作质量的全面改进;解决部门之间的资源、关系的协调问题;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改造;事故预案研究;输变电工程规划;质量管理体系贯标;打击涉电违法犯罪;推行新的管理理念及方法等。
针对个人的目标诸如,解决个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改善原有的思维模式或心智模式;改善团队领导能力;改善沟通与分享能力等。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工矿企业谈行动学习对提高执行力的作用(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