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以政务公开为载体,大力加强行风建设,不断拓宽民主监督渠道
反腐倡廉工作贵在建设,重在监督。我们以加强行风建设为目的,在全市民政系统继续深入开展了政务公开活动,积极拓宽了民主监督渠道。一是坚持对外公开。将民政部门承担的救灾救济、社会福利、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婚姻和收养登记、殡葬管理、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退伍军人和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优待抚恤等所有工作项目,实行业务内容、职责归属、执法过程、办理程序、受理依据、收费标准、完成时限、监督措施"八公开",将执法行为主动置于群众监督之下。二是坚持对内公开。本着民主与集中相统一的原则,建立健全了会议议事制度,对涉及部门财务收支、建设项目等重大事项以及人事安排等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务,都全部由班子成员集体讨论决定,实行民主决策,并及时向干部职工进行公开,使领导干部的决策行为主动置于干部职工的监督之下,极大调动了干部职工参与管理、实行监督的积极性。三是实行系统联动。把政务公开延伸到镇(办事处)一级,做到纵到底。印制了《民政部门政务公开制度》手册,下发到各市区民政局、各镇(办事处)民政办公室,并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逐级明确职责,做到任务到岗,目标到人。同时,我们还本着因地制宜、美观大方、节俭实用的原则,指导各级民政部门建立了永久性固定政务公开栏,随时向社会通报民政系统政务动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目前,三市一区民政部门和100%的镇(办事处)民政办公室全部建立了政务公开栏,实现了政务公开。四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按照上级有关规定,组织人员对我局原有的30项行政审批、核准、审查转报和备案事项,取消、合并8项,占28%。并协调派出2名工作人员进驻市行政审批中心,全面负责市民政局有关行政事项的审批工作。同时,全面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岗前法律培训,使我局所有干部职工通过了市法制办的行政执法考试,局机关干部的行政执法证持有率达到了100%。五是积极组织行风评议和参与行风热线节目。成立了全市民政系统行风评议工作小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理行业必须管行风”和“条块结合”的原则,重点组织人员对全市基层民政站、所进行了集中抽查、评议和整改;同时成立了参与"行风热线"直播节目工作小组,建立并落实了主动查找、集中整改、系统联动、事后回访的行风热线工作机制,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落实到有关部门负责人,要求限期整改,并以负责人直接与意见人见面的形式将整改结果及时反溃据统计,自去年参与行风热线以来,全市民政系统共接到社会各界群众合理化建议150多条,答复各类政策咨询430多人次,投诉类问题19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近50件。我市民政系统行风建设工作得到上级业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省民政厅和国家民政部均转发了我们的工作经验。去年,在市纪委组织的群众评议中,我局在20个参评部门中名列第6。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树立了民政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一是促进了廉政建设。通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干部队伍管理,克服了官僚主义和衙门作风,提高了干部职工为民服务的观念和意识,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二是促进了工作作风转变。通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起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工作制度、考核评比制度和监督监查制度,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大家的危机感和责任感,使个别干部存在的懒、散、飘、拖等不良作风得到根本转变,学政治、学业务在干部职工中蔚然成风,为民分忧、替民解难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三是规范了干部行为。通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实施政务公开,外来人员通过公开栏,对业务科室职能清清楚楚,对办事所需手续明明白白,使原来需要反复解释的事情,跑几趟办不好的事情,现在一趟就可以全部完成,既方便了群众,又对干部职工的行政行为起到了有效的监督,促进了部门规范化建设。凡事讲原则、讲规范、讲民主、讲公开,已成为民政系统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全市整个民政系统出现了"四多四少"的可喜局面:一是猜疑和误会少了,理解和支持多了;二是铺张浪费少了,廉洁自律多了;三是信访告状的少了,出谋献策的多了;四是不正之风少了,为民办实事多了。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工作汇报市民政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汇报范文(3)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