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中,我们与公塘村党支部书记肖光明进行了座谈,在座谈上,肖书记表示,未来公塘将继续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通过力推公塘特有品牌,加大带头人的分类培养力度、完善服务机制等措施,继续推进“一村一品”发展。
5. 敬老爱老 展当代大学生风貌
7月5日,我们一行在当地领导的安排下来到横江镇敬老院参加实践。体验敬老院生活,分享敬老院老人们的喜、怒、哀、乐,并为该院老人们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横江镇老院位于一座小山上,随着我们的脚步,周边的环境呈现眼前,此处环境优美,树林茂盛,宁静悠闲,是一个颐养天年的绝佳去处。进门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敬老院的全貌。敬老院总体结构大致分为两部分:前面是一个不算太大的院子,后面是一幢略显陈旧的三层小楼,据院长介绍,每天有专门人员负责老人们的饮食。
一进门,我们看见一群老人在玩棋牌,有几个老人热情地站起来欢迎我们,与我们聊天,随后我们向老人们分发小礼物。接着,便开始为敬老院打扫卫生,于是打水的打水、扫地的扫地、擦窗的擦窗,一片忙碌的景象。天气的炎热丝毫不影响队员们劳动的热情,大家各司其职,井然有序,虽然累得满头大汗,却也感到这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打扫完毕后,我们开始给老人们表演起了节目,一首听海唱的大家如痴如醉,我想,老人们或许没听过这样的流行歌曲吧,但唱罢后的反响着实让我们意外,老人们纷纷起立,鼓起了掌。随后,拳法、魔术等等节目接踵而上,气氛好不热闹。
在与老人们聊天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敬老院里年龄最大的有86岁,最小的也有65岁,大多数的老人住进敬老院是因为子女们工作繁忙,无暇照顾,也有一些是因为无儿无女。当问及一个老人会不会偶尔回家小住几天,她回答到:“不回去,回去干什么,还是这里好!”敬老院是老人另一个温馨的家,敬老院中的所有老人就像是一家人,他们互相照顾,共同娱乐,彼此慰藉。
活动最后,我们和所有的老人合影留念。离开时,老人们拉着我们的手说,现在的大学生真好,给我们带来了欢笑与温暖。在依依不舍中我们离开了敬老院,老人们站在原地目送我们很久很久……看到老人们如此的不舍,我们感动得流下了幸福的泪水。一点点的付出,便能换回满心的温暖,这便是此次活动的意义了吧!
6. 挥手告别 情意长存
7月6日上午,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赴吉安县横江镇0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和谐的氛围中中降下帷幕。带队老师孙老师和李老师带领12名服务队队员向这些天来支持照顾我们的横江镇政府告别,横江镇镇长曾宪林和党委书记刘小勇参加了此次告别仪式。
仪式在轻松、活跃、坦诚的气氛中进行。我们和镇政府领导进行了互动交流,畅谈感想和体会。在交流中,队员们普遍认为,参加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自己得到了锻炼,增长了社会阅历,提高了工作能力。
横江镇党委刘小勇书记在总结中指出,今年横江镇开展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是一项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活动,共开展了五项的主题活动,历时7天时间,包括开展政策咨询活动、参观镇内知名村落、建立“爱心书屋”关爱留守儿童、走访民居进行问卷调查、走进敬老院帮助老人等。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是镇政府今年上半年参与的各项活动中主题活动最鲜明、活动内容最丰富、社会影响力最广的一次大型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提升了大学生们的沟通、组织协调能力。
横江镇镇长曾宪林在之后讲话中对此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他说,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合作是我镇开展活动一次新的尝试,也是一次成功的突破。各位大学生在参加各项活动中彰显出了激昂的热情和青春活力,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们蓬勃向上、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良好精神面貌。希望他们在以后的日子里都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每一项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锤炼自己的意志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才智,树立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个人工作总结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个人总结(3)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