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矛盾转向矛盾。矛盾是事物的根本属性,是事物的存在方式,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就是事物内部矛盾和事物之间的矛盾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而矛盾的不断解决又不断推动着事物的发展。科学发展观从本质上来说是如何更早发现矛盾、尽快认识矛盾和正确解决矛盾。当前是我国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又是许多新矛盾不断产生并凸现的时期,“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对于在发展中出现的这些矛盾,“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继续认真加以解决”,运用矛盾发展的方法,既不能否认它也不能忽视它,更不能视而不见,而是要承认它并努力去正确解决它。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转变发展理念,树立矛盾的发展观。实现从非矛盾发展向矛盾发展的转变,要求运用矛盾发展的眼光,特别需要注意掌握解决矛盾的方法,即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并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同时,学会全面协调其它方面的矛盾,注意解决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科学发展观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就抓住了我党发展中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了事物发展链条中的关键性和决定性的环节,同时也坚持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的全面发展,这就没有忽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物本转向人本。发展具有以人为本与以物为本的两重价值维度。所谓“以物为本”,就是见物不见人,忽视“人”这个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片面地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而忽视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因而不能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也就不可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以人为本,则是强调要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可以看出: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发展的意义在于实现人自身的全面发展,这些都体现发展的人本的价值取向。离开以人为本的发展,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发展,这样的发展必然会葬送我们自己。所以党要“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实现了这一以人为本的根本转变,才能真正使“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引领更好地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作者系广东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讲师、博士)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心得体会商学院博士科学发展观学习体会:发展理念的辩证转向(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