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讲话。他指出: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它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个讲话为十七大报告作了重要准备,也为论述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框架。
二、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最新定位
十七大报告有12章,报告的主题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集中展开阐述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第三章是专门论述这个理论的。通过专章论述,报告对科学发展观作了最新定位,在理论认识上,主要明确了这样五点:
一是明确了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指导思想的关系。报告在说明大会主题时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同时还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两段话,一方面说明科学发展观是同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其他理论一样看待的,因而属于党的指导思想系列;另一方面又不将其作为与其他指导思想理论具有同等地位的表述。这在新修改的党章总纲中反映得非常清楚。总纲写道: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这是讲指导思想的,没包括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属于“深入贯彻落实”这个层面的工作方针。这种新的表述,反映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新的务实作风。
二是明确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十六大以来提出的一系列战略思想,尽管都很重要,但按其类别划分,属于总揽全局性的,最主要的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对于这两者的关系如何认识,因为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不同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十七大报告对此作了明确回答,从两个层面说明了两者的关系。首先指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的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这是将两者放在同一个层次上说的。其次,又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定位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个层面,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这是讲两者的纲目从属关系。在我看来,这是现阶段对两者关系的最全面、科学的说明。
三是明确了科学发展观和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关系。这是报告阐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之四大要求的首要一条,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概括,不仅明确了科学发展观同基本路线的关系,而且对基本路线的认识提到了兴国之要的“生命线”的新高度。这个新概括既是对基本路线认识的提升,也进一步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政治意义和理论价值。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心得体会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论文:论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最新定位—范文(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