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xuecool-com或QQ:
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二)保证中央银行决策的独立性。中央银行是一国的货币当局,负有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的责任。新的货币政策体系明确后,中央银行停止了对非金融部门发放贷款,停止了对财政透支和借款,财政赤字主要通过发债解决。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权力集中到了总行并转变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对商业银行总行,总行及其分支机构的利润留成制度已为预算制所代替。这一切都为中央银行独立行使职能创造了条件。尤其在2003年成立了中国银监会,提高了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和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微观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通畅与发挥作用,取决于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需要有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并且有自我发展能力的现代化企业。首先政资分开,政企分开。政企分开的前提是政资分开,政企分开的关键是合理界定政府的职能。其次塑造国有资本市场经营主体。
(四)、改革外汇制度,提高外汇利用效率。首先扩大企业支配外汇的自主权。要积极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放宽企业和个人用汇自由度,放宽其外汇账户的限额,逐步向自愿结售汇转变。其次减少贸易顺差。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政策,优化出口结构,同时扩大先进技术设备等国内急需产品的进口。再次加快引进世界一流的技术人才。最后建立不同的外汇储备投资组合或组建外汇管理公司来管理外汇。
综上所述,货币政策有效性是衡量一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是否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的重要的概念。分析我们货币政策的制约因素,然后根据中国国情制定相应的对策,是发挥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有效宏观调控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张凯,廖慧杰,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广西农村金融研究,2007(4)
[2] 王劲松,韩克勇,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经济问题,2006(7)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财经金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2)在线全文阅读。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