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措施有六点:
1、实施工业兴县战略措施。要求全县各级领导干部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工业兴县”的大局意识,解决工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工业工作的领导;要求行业、企业根据规划纲要制定加快工业发展的具体实施方案,狠抓落实;要求县级各部门围绕工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工业兴县”战略得到贯彻实施。
2、建设基础设施,打造投资创业热土。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交通建设步伐,构建有利于加快工业发展的交通运输网络;加大电网建设力度,确保新建工业项目的及时供电、如期投产;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适当完善土地、竹木、矿产、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的建设,提高公开化、市场化程度,推进流通业结构调整。
3、强化招商引资,实现两种资源对接。通过招商引资,有选择地主动承接国内外尤其是温州地区的产业转移。把引进战略投资者与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结合起来,把引进工业项目与引进大企业、大集团、知名企业和优秀企业家结合起来,把中小企业的扩张与激活民间资本结合起来,推动招商引资与结构调整良性互动,促进产业升级。
4、坚持抓大活小,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原则,依靠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抚优抚强”,鼓励企业联合、兼并、重组,加快规模经济发展,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拥有知名品牌的大企业。同时,引导广大中小企业积极寻求与知名品牌的合作,主动纳入大企业大集团产业链和协作网,实现共赢。
5、健全融资机制,缓解企业融资压力。积极配合《浙江省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试行办法》的实施,充分发挥地方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和导向作用,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对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和新产品开发风险大等问题,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帮助。
6、进行土地整合,保证工业用地供给。加强土地整理力度,高效率配置土地资源,努力提高功能区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倾斜,向上级多争取用地指标,千方百计解决工业用地供给问题,在尽量不占用耕地的情况下,保证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一是工业基础薄弱,结构性矛盾突出。 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长期以来的区位劣势所限,我县工业经济基础薄弱,领域不广,工业企业的整体素质较差,综合实力弱,规模和效益都不理想,与周围发达市县相比,横向距离继续拉大。现有产业过度依赖当地资源,产业集中度不高,结构分散,关联度差,大部分行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低端产品生产能力过剩和高端产品开发能力不足的矛盾突出,特别是石材加工、竹木制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领域,大部分企业的产品技术含量低,缺乏竞争优势,发展后劲不足。
二是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劳动力成本偏高。区位和人文环境吸引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常驻泰顺创业发展尚处于劣势,到目前为止,泰顺县工业企业取得工程师资格的专业技术人才少之又少,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已成为长期以来制约工业总量做大、层次提升的软肋。另一方面,由于外来人口比例较低,吸纳本地民工就业需要提供较高的工资水平,而原本薄弱的工业基础使本地的熟练工人缺乏,培训又增加了企业劳动力成本方面的负担。
三是土地要素资源相对紧张,基础设施建设更为滞后。我县土地资源总量小,可利用的工业用地有限。加之国家土地政策趋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加大,用地紧张成为泰顺县扩大经济总量、发展生态工业、进行招商引资工作的一大难题。由于土地征用资金不足、工业用地平整难度大,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缓慢,“三通一平”工作很不到位,不少建成项目因电网建设的滞后而无法如期投产。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汇报材料泰顺县经贸实绩评价分析材料(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