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班子建设方面,要坚持“无功就是过,无为就让位”的用人方针。一是建立竞争上岗等制度,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标准,经过竞争演讲、综合考评,在全局公开选拔业务骨干到基层所队担纲挂帅,配齐配强了直接带一线队伍的一班人。工作中, 我们又根据工作表现、群众满意率等情况,及时选拔了一批开拓进取、政绩突出的基层所队长进入局党委班子,对个别工作平平、不思进取的“问题”主官进行了调整和撤换。二是健全和完善领导干部任职资格、一岗双责和年终述职述廉等监督机制,狠抓基层所队的领导班子建设。激励班子成员坚持理论创新,业务带头,队伍上抓亮点,工作中创特色,充分发挥班子的带头作用,激发他们脚踏实地抓工作、争先创优上一流的创新意识,树立“晋升凭实绩,竞争靠努力”的业绩观,为全局民警树立了良好的模范标兵形象。
(四)在严格管理方面,要以落实《2004-2008年全国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纲要》为目标,一是提高基层民警的政治素质。每周抽出一天时间,以科所为单位,组织民警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明确了公安机关担负的三大历史使命,确保全体民警永葆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打牢“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二是依照《人民警察内务条令》、《训练条令》和《五条禁令》,对基层所队一举一动和基层民警一言一行,进行“界定”。三是开展争创无违纪警种、无违纪部门和无违纪民警的“三无”活动,明确规定“五不许”、“五严禁”、“五条禁令”、“四个坚决”、“九要九不要”和“双九条”、“三严禁”是全体民警绝不能触犯的“高压线”,要严格执行,严把道德、纪律、法律三道防线,确保民警严格、公正执法,使全体民警养成举止端庄、行为规范、令行禁止、文明办事的良好职业风范。
(五)在机制创新方面,一是我们结合郊区队伍建设的实践,提出了在全局建立“严谨的警务秩序、严格的行政管理、完善的规章制度、配套的设施建设、有效的监督机制”的35字工作机制。二是全面推行和落实了等级化管理、建立了目标责任、综合考评和竞争激励三大机制。三是实施了强警兴局的七项工程(即铸造灵魂的精神文明建设工程、素质的教育训练工程、匡正规矩的正规化建设工程、磨砺宝剑的法制建设工程、整顿纪律的廉政建设工程。树立文明形象的创新工程和强固基业的警务保障工程)。
(六)在执法规范方面,我们认真分析了全局在执法活动中存在的执法不公、执法不严、重实体轻程序、办案质量不高等问题,以“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为载体。一是建立了长效、规范的执法责任机制。在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现有的各种执法办案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以《执法办案规定》、《执法质量考评奖惩规定》,《领导干部和民警法律学习培训制度》为主体的、规范全局执法活动的相关制度20项;二是法制部门以提高执法质量为目的,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案件评查工作。2005年全局共开展执法质量考评4次,评查办案单位18个,调阅各类案卷422卷。在测评案件、审核案卷中,严把刑拘、请捕起诉、取保等执法关,纠正和避免了执法活动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偏差,确保了执法质量不降低;三是开展灵活多样的业务培训,提高民警的执法水平。今年以来,我局采取多种形式,先后举办了“评案件、寻问题、查症结、强化执法责任剖析会”、法律法规考试、“两规一法”培训(即《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和新颁布的《治安处罚法》)等集中培训12期、法制讲座15次,以案释法、以会代训,邀请专家为全局民警规范执法进行“充电”,着力提高广大办案民警侦查、调查和取证的能力、正确运用法律和法律文书制作能力、办案程序的掌握与运用能力,钢笔字的书写能力,使广大民警转变了执法观念,强化了执法活动中的人权意识、证据意识、程序意识和自觉接受监督意识,杜绝了以罚代诉、以罚代教等降格处理问题的发生,全年没有发生冤假错案和行政败诉案件。在全市执法质量考评中名列第一。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党政司法公安基层基础建设年建设论文(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