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党内组织生活开展正常,党员关系较为融洽。表四、表五反映了村级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的情况,以及党员对参加组织生活的态度。从表中可以看出,目前多数村级党组织能够按照党章规定定期开展组织活动,党员参加组织活动的积极性相当高。组织生活的定期化和规范化,为党员及时掌握党内事务提供了可能,也有利于党员之间开展经常性的交流与沟通。所以,尽管个别党员之间存在一些不同观点和看法,但总体上相互关系还是比较融洽的。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所在党组织党员之间关系“融洽”的有192人,占96%。
表四:“你所在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情况如何”调查结果
经常开展偶尔开展不开展以娱乐活动代替党的组织生活
130人 62人 6人 2人
65% 31% 3% 1%
表五:“你是否积极参加党组织组织的活动”调查结果
积极参加感兴趣就参加,反之就不参加出于对组织的尊重而参加
141人 34人 25人
70.5% 17% 12.5%
二、部分村级党组织内聚力偏弱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在调查过程中,不管是镇(街道)党政领导,还是村书记和普通党员,大家都普遍感到当前村级党组织的内聚力与过去相比有所下降,部分村级党组织的内聚力与先进村相比有所偏弱,这直接影响到党组织战斗力和创造力的提高。根据调查情况,课题组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值得关注:
1、部分党组织内部缺少团结,队伍显得较为涣散。一方面,党组织班子内部不够团结,有的党组织委员对集体作出的决定不执行,有的事先对外透露班子酝酿事项,甚至勾心斗角、相互拆台,这在个别并村不并心的村表现得尤为突出,代表原来小村利益的班子成员之间关系不是十分融洽。另一方面,党组织班子成员与普通党员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互不信任,班子成员把普通党员的批评当作刻意“挑刺”,认为是与自己过不去,觉得让普通党员知道得越少越好。普通党员认为班子成员特别是村书记往往存在办事不公,甚至以权谋私现象,对整个班子信不过。第三,党员之间不够齐心,一些地方党员的宗族观念还相当强,闹派性现象仍有存在,特别是当涉及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时,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导致党员之间关系出现紧张。此外,近年来一些村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进展缓慢,党员队伍严重老化,导致党组织班子后继乏人、青黄不接,党在农村的阶级基础受到一定程度削弱。
2、个别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的随意性大,党内沟通渠道不够顺畅。尽管从总体上看,我市村级党组织的组织生活比较正常,但在调查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主要是个别村召开党员大会不够经常,或者把党员大会与村民代表大会合并一起召开,或者只是召集部分党员参加,许多党员对此意见较大。一些党员反映,村里党员大会一年只是偶尔召开几次,党内的事情有时是“出口转内销”,直到普通群众中传得沸沸扬扬时,党员才知道有关情况,结果只是机械地执行,很难发表有关意见建议,这对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管理的积极性无疑是一种打击。
3、部分党员的责任意识和纪律观念有所淡化,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有所抬头。有的党员只顾忙于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对参加组织生活的热情不高、自觉性不强,往往遇事不请假或请假次数过多,致使组织生活的质量受到直接影响。目前,一些村级党组织每次召开党员会议,都要发放一、二十元的误工补贴,尽管如此,每次会议的参加率也一般只维持在75%左右。有些党员很少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和基本知识,有的则偶尔学习,甚至不想学习。有的党员主动交纳党费的意识淡薄(见表六),能及时主动交纳的仅占63.5%。此外,有的党员出于各种原因,对党组织作出的有关规定和决定不能认真执行,经常借机与组织唱反调,甚至在群众中做反面工作,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调研报告关于村级党组织内聚力问题的调研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