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几点建议(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xuecool-com或QQ:
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一些省份已有具体规划。甘肃省最近提出,3至5年内在全省形成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带动能力强、年销售收入分别在1亿元、5亿元、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30%以上,一些相关的扶持政策也将相继出台。山西省委省政府制定和实施了"1311"调整规则。其中,在第一产业中重点扶持10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已确定并建设了85 项,其中25个项目已经建设投产,带动全省30万户农民人均增长200元左右。在发展中,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多元化投资、多元化收益、多元化承担风险。为民间资本进入企业开绿灯,省政府每年拿出100 多个亿用于贴息,鼓励银行等金融行业投资。目前,福建正着手进行四大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珍稀食用菌基地,开发真空冻干食品;无公害绿色蔬菜基地,开发速冻食品;优质果品基地,开发超临界液体萃取食品;优良家禽生产基地,提供丰富的系列深加工产品。新疆将通过重大项目建设支持牛奶产业带、优质牛羊肉产业带、细羊毛产业带建设。计划用8年到10年时间形成乳业大产业。德隆集团、维维集团等乳业巨头近期汇聚新疆,欲重组新疆奶业资源。
二、确定优势农产品的基本标准:
坚持标准,确定好我省优势农产品
1、农业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适宜性。这是发展优势农产品的自然规律的要求。首先必须要有丰富而独特的资源条件,具备适宜的生态环境。
2、生产规模大小。这是基础条件。有了规模才有可能形成优势。应具有相当的生产规模,易于集中连片开展生产经营,有较高的商品率。
3、产业化经营水平。这是发展优势农产品经济规律的要求。具有一定的产业化经营水平和潜力,无论是生产基地还是加工能力要达到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的领先水平,产品的流通渠道畅通,有较大型的批发市场,有较强的社会化服务能力,中介组织比较发达。
4、技术支撑条件。技术研发能力强,具有国家级或较高水平的技术研发中心。在种苗繁育、生产加工技术规程、包装、贮运、保鲜技术、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等方面有较好的基础。
5、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目标市场明确,市场竞争能力强,是较大范围内同类产品中的名牌产品。甚至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也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三、分层次确定我省优势农产品
我省农产品种类众多,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也不少。根据实际,可分两个层次,一类是省级优势农产品。这一类能在全国范围内代表湖北特色,而且规模较大,能够得到国家支持。再一类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这类产品有市场需求,但规模还不大,而且短期内还不可能集中连片种植。这类产品主要靠地方投资,也可尽量纳入到国家投资的产业带中。第一类优势农产品的确定,除根据上述五条基本标准外,要结合入世的实际,更多地考虑到世界农产品贸易的格局。就目前来看,我国在水果、蔬菜、园艺作物、水产品和畜产品等方面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此外,由于种植习惯以及特殊的气候、地理条件,我国在杂粮、土特产、中草药等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可在这五类产品中选择我省的优势产品。从发展的现有规模看,可将柑桔、畜产品、水产品作为省级优势农产品的代表。考虑到我省位于我国传统农区,在全国农业区域布局中承担着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重任,因此,还需要把优质稻和优质油菜作为省级优势农产品。
第二类是特色农产品,可选择芝麻、食用菌、蜂产品、魔芋、茶叶、中药材、奶类、板栗、蚕茧等作为区域性特色产品,省、市、县给与政策、资金扶持,逐步培植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优势产品,建立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四、结合产业带建设,调整区域布局
去年,农业部提出《关于农业结构调整的分区指导意见》,将全国分为沿海和经济发达区、粮棉主产区、大城市郊区和生态脆弱区,确定了各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划分这样的区域类型是必要的,也是有相当充分的依据的。但从实际的发展趋势看,沿海发达地区又将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该《意见》提出,沿海和经济发达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一是以标准化、优质化、规模化为重点,大力发展名特优新蔬菜、水果、花卉、苗木等园艺产业;二是以设施化养殖为重点,大力发展优质、多样化畜产品和名特优水产品为主的养殖业;三是以加快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四是以提高附加值为重点,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重点产品以及调整的方向是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要求,适应入世的实际情况,也适应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发展的趋势。按照四类区域的划分,我省大概属于粮棉主产区,少数地方(如武汉近郊)属于大城市郊区。这样,我省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将是:稳定提高粮、棉、油等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发展畜牧业。《意见》没有提到要发展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大多是没有竞争优势的土地密集型产品。如果完全按照这样的区划思路去实施,我省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子就会越走越窄,又会在新一轮的调整中处于劣势。对此,我们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局限于这样的区划。一方面,要利用粮棉产区的“牌子”,争取国家更多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要结合我省的特点,完善各类型区域的划分,确定各区域发展的重点。实际上我省各地的农业发展水平有高有低,资源、技术、市场条件也千差万别,大致可分为大中城市郊区、粮棉主产区、特色产品区和生态脆弱区等类型。这样,结构调整的空间就扩大了,基本上可以容纳全国四大类型区域所规划的发展重点。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调研报告关于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几点建议(2)在线全文阅读。
关于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几点建议(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