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现实的差距
xx镇进入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面对渝宜高速公路和渝怀铁路建成通车、三峡移民和避险搬迁、xx经济百强镇和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等机遇,有了较大发展。但从总体上看,这种发展与人们预期的发展比,是不理想的。目前xx在xx区镇街发展中位次在逐步下降,人们对xx发展的信心在逐步下降,xx已不再是xx区干部群众十分向往的地方。从具体情况看,xx城镇非农业人口已从1998年14988人降至2006年13893人,除净减1095人外,还有大量干部和居民居住两路等地。企业发展环境欠优,招商引资困难,1995年以来,仅引进小工业企业20户。同期,西南合成制药厂总部迁出xx,磷肥厂、织布厂、水运公司等县办和乡镇企业纷纷倒闭,企业总数锐减。1998年到2006年,中小企业产值仅增长3倍,财政收入只增长2.35倍。1998年至2006年,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4146.2万元,同期财政支出11093.8万元,上级财政补贴了6947.6万元,xx镇已由税收贡献大镇变为财政补贴大镇。城镇居民收入偏低,全镇有616户1201人近十分之一的城镇居民领取低保金。xx在xx大发展中失去昨日的辉煌,客观因素是xx主城北移,xx南部成为开发建设热点地区;厂街交错引发的化工环境污染;xx旧场镇避险整体搬迁因上级政策不明而举棋不定等。从主观上看,1995年以来换了6任镇党委书记,主要领导交替过于频繁,发展定位不明,工作缺乏连续性,使xx镇一步一步走向了边缘化。
二、xx重振雄风的利好条件与制约因素
(一)利好条件
1、xx沿江产业带重要节点
根据xx1小时经济圈规划,xx市东北区的长寿组团将向西沿江与江北区鱼咀组团协同发展,逐步形成沿江产业带。xx地处长江西岸的江北区与长寿区之间,江岸线长14公里,是沿江产业带的重要节点。
2、区际综合交通枢纽
xx镇地处xx与江北、巴南、长寿四区交界结合部,区际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正在形成。xx是xx最大的水码头,唯一的长江口岸,已有客运码头和化工专用码头,现正在规划建设年进出港货运量4000万吨的货运港区。渝宜高速公路在xx建有互通式立交,在箭沱村设有高速公路进出口。319国道从境内穿过。规划中的xx长江大桥建成后,将巴南、长寿、江北和xx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渝怀铁路横贯全镇,在太洪场村建有三级客货运站;渝利铁路、渝万城际铁路规划穿越xx镇,并设有xx火车客货站。xx距江北机场60公里,与寸滩集装箱码头相隔30公里,到xx绕城高速公路15公里,交通优势十分突出。
3、较好的城镇和产业发展基础
xx镇城镇规模大,城镇人口多,城镇功能配套,产业发展和吸纳人口居住的承载能力强。以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一分厂、xx川庆化工厂为龙头的近10家中小企业为支撑的医药化工企业群,为xx加快发展特色新型工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4、xx旧场镇整体搬迁契机
区人民政府成立的由区级领导挂帅的xx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指挥部已经入镇开展工作。抓住旧场镇搬迁机遇,可以高起点规划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布局,高标准建设时尚的滨江园林城镇。搬迁后的旧场镇地块,为大项目招商引资提供了机遇。
5、软环境转好
xx镇拥有三峡移民、小城镇建设试点、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酉阳工业园等诸多特殊优惠政策。有广大干部群众期盼xx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区委区政府已把加快xx发展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有一支以镇党政主要领导为代表的求真务实、团结拼搏、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
(二)制约因素
1、观念滞后,合力不足
由于历史原因,xx镇部分干部对加快发展缺乏紧迫感、使命感,发展是硬道理,发展靠自己的理念筑得不牢;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思想不够明确;怕担风险、摸着石头过河的观念根深蒂固;加快发展,干事创业的信心不足。群众“啃”企业,给企业人为设置障碍的现象仍较普遍。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调研报告推动我镇快速的调查与建议(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