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镕基答记者问》一书收入了朱镕基同志在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总理期间回答记者提问和在境外发表的部分演讲。《朱镕基答记者问》分为4个部分,每部分内容按时间顺序编排。
第一部分,朱镕基同志自1998年3月担任国务院总理后,先后在九届全国人大会议5次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中外记者提问。第二部分,朱镕基同志接受外国记者采访。采访内容境外媒体当时报道过,国内尚未公开发表。第三部分,朱镕基同志在境外发表演讲并回答提问。国内外媒体对此曾做过综合报道。这次收入这本书的是演讲和答问的全文。第四部分,朱镕基同志在出访期间接受香港记者随行采访。
朱镕基同志1928年10月出生于湖南长沙,194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机制造专业。 1985年至1987年任国家经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87年至1991年任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1993年3月在全国人大第八届一次会议上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 1998年3月至2003月3月任国务院总理。
他在任总理期间为国家做出了很多贡献,出台了很多经济、医疗、教育方面的改革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为中国铺出了一条走向富强大国的道路,在他退休后在北京获得由德国总理施罗德颁发的欧洲中型企业家联合会企业家最高级别奖,奖励他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做出的贡献,以表彰他的功绩。
这本书历时两年,经过二十余位编辑人员根据音像资料、文字记录整理而成。真实地记录了中国政府积极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深化粮食流通、投资融资、财政税收改革,抑制通货膨胀,整顿股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权,进行住房、医疗和文化体制改革;在香港、澳门地区实行“一国两制”,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以及中国政府积极争取加入世贸组织、与世界各国增进互信合作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等等。这本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1993年至2003年期间,党和国家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实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领域发展的历史进程,其中很多思想和观点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在书里有这么一段朱镕基总理说的话:“我们要民主 我们也要法制”
朱鎔基:"我为民主奋斗了一辈子,因此,我觉得民主没有什么可怕的。我们要民主,我们也要法制,所以,在要求民主时不能违法。民主与法制应该同时发展。1989年发生的那场政治风波是因为他们要民主,不要法制。当然,我现在还不能说他们要的民主是不是真正的民主,或者他们要的是什么形式的民主。"
《朱镕基答记者问》现在在全国公开发行,这本书的出版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并成为极为畅销的书。看到这本书仿佛让我回到六年多前,2003年的3月6日朱镕基从总理位置上退下去的时候,特立独行的《南方周末》用一期的全部的版面向朱镕基致敬,引起巨大的轰动。能够让《南方周末》这份生存在中国极具影响的报纸,有点不符合现行体制地用整整一期的版面来向一个政治人物致敬,也算给了朱镕基的一个极高的荣誉,要知道当年和朱镕基同时退下来的人,可不只他一个.
《朱镕基答记者问》在社会上么响这么强烈。原因很简单,这来自朱镕基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极高的地位和巨大影响力。这种地位和影响力,不仅和他的职位成正比,而且应该说远远超越了他这个中央政治局常委排名第三,国务院总理的职位该有的影响力。这种巨大影响力很大一方面来自他极具光芒的人格魅力。
应该说,我当年曾经非常着迷过朱镕基,按照现在流行的语言来说,属于典型的“朱粉”。11年前,1998年3月19日,朱镕基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通过记者招待会的形式,向全世界展示了他的卓越的个人魅力的场景。吴小莉作为这场记者会的副产品,因被朱镕基钦点而大红于两岸三地。从此可见,那场记者发布会的巨大的影响力。也是在那一刻,让刚踏出校门不久的我,开始狂热的研究朱镕基。在那个网络还不发达的时代,自己花了很多精力,通过各种途径来搜集朱镕基的各方面的资料。所以当看到《朱镕基答记者问》这本书出来的时候,内心中那种亲切感油然而生。而且我想,其中很多内容是我现在还能够脱口而出背诵下来的。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心得体会读后感之:读《朱镕基答记者》心得体会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