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组织动员全社会参与,力求服务内容广泛化
1、把社会化居家养老和规范化的社区服务结合起来。以社区服务为载体,以居家养老服务为切入点,把社区服务引入家庭,促进社区服务和居家养老的密切结合,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确保老年人在自己的社区和家庭安度晚年。一是服务对象社会化。针对不同类型的老年人群,提供不同层次的居家养老服务。如对高龄老人、非自理老人,对他们应以上门照料服务为主(即家务助理服务);对低龄老人、空巢家庭老人,政府和社区组织要鼓励、提倡、支持低龄健康老人在自愿量力的前提下,参与社会发展和公益事业等。二是服务内容多样化。从老人实际需求出发,不断扩充服务内容,可从目前以求助、医疗、文化娱乐等服务为主,逐步扩展到居家帮助服务、暂托服务、医疗照顾服务、娱乐学习服务、情感慰藉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使不同收入的老年群体都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享受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如为高龄、非自理老人提供医疗、康复、护理、洗涤、购物、餐饮、心理咨询等全方位的服务;为低龄、空巢家庭老人提供家务助理、出行旅游等一定项目的上门照料服务;为生活基本能自理但又需要一定照料服务的中高龄老人,可采取日间护理中心、托老所、老年康复站等服务形式;对独居老人、残疾老人等特殊群体,应按照政府救助和社会互助相结合的原则,构筑多层次、多元化、多项目的贫困救助网络等。三是加强社会化居家养老管理人员与服务人员的培养,建设专业化的工作队伍。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建设要与再就业工程对接,为本地失业人员、享受城乡低保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居家养老服务人员要实行培训上岗制度,可由民政部门配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实施。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应具备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等专业知识。服务方式可灵活多样,应能满足老人多方面的需求,如清扫、护理、康复、入浴,以及精神方面的服务,如陪同游览、购物,陪同读书、看报、看电视,甚至是陪同聊天等服务。四是努力造就一支由社会各界参与和志愿者服务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聘请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参加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利用老年人同老年人容易沟通的优势,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服务自己。
2、营造市场运行机制,推进居家养老社会化、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拓宽思路,逐步改变单纯由政府、社区建设老年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的做法,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各类老年文化体育场所和设施,吸引各商家加盟社区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诸如送餐、定制服装等全方位的市场服务等,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服务和管理,推动居家养老服务走社会化、产业化之路,使老年服务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在发展机构养老上,运用市场调节的手段,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投资兴办老人公寓、老人福利院等,使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均衡发展、互为补充,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养老服务体系。
(三)弘扬传统美德,提倡亲情关怀
1、加强舆论宣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助老的道德教育。“以德治家”,强化赡养老人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的意识,使全社会确立家庭敬老、养老的思想,形成家庭养老的良好氛围。开展多种形式的亲情关怀活动,使居家养老的老年人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同时,对那些遗弃甚至摧残老人的子女,应通过传媒予以揭露,使其受到舆论的谴责,对触犯刑律的,要依法予以追究。
2、积极创造条件,为居家养老提供政策援助。对赡养老人的子女,每年可增加一定的休假;对爱老敬老的家庭予以表彰和奖励。同时,在房屋建筑设计上可考虑提供适合“两代居”的住房,或两代相邻而居的住房,便于两代人生活和照顾老人;对与老人同住的家庭买房可考虑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支持,使广大老年人在享受家庭亲情关怀,社区养老服务的社会环境中安度晚年。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调研报告老年人养老问题的思考及建议(3)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