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积极开展标准化工作。在巩固消灭无标生产成果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帮助企业制订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鼓励有能力的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仅去年一年,就帮助32家企业制、修订企业标准64个,还有13家企业采用了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实现了微机化动态管理。此外,我县还加快了农业标准化步伐,大力推广无公害生产。重点扶持了大午、徐绿、新科等一批无公害生产示范园区,培植了“锄禾”牌花椰菜,“豹子头”苹果等一批无公害产品,促进了我县蔬菜、果品、畜禽肉等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并在北京等地的农产品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3、充分发挥计量管理职能,开展“民心工程”。一是深入开展集贸市场、加油站计量专项整治工作,打击计量违法行为。二是深入企业开展强检计量器具检定,使我县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连年在95%以上,并把开展计量工作与企业开展降废减损节能降耗工作结合在一起,为企业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证。
4、大力推进许可证及质量认证工作。近几年来,我们一直把帮助引导企业办理生产许可证作为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截止目前,全县共有114家企业取得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29家企业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2家企业通过了3C认证,获证率达97%。为实现与国际接轨,适应现代企业发展形势,我县还把宣传GB/T19000—ISO9000标准,指导帮助企业开展质量体系认证作为质量振兴工作的一个重点。县质监局工作人员在深入企业调研帮扶时,每到一家企业都要宣传这一标准,并运用典型事例说明实施质量体系认证的好处和紧迫性。五年来,我们共深入100余家企业进行了宣传,现已有41家企业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
5、加快技术检验机构改革步伐。为适应企业需要,提高检验水平和效率,我县不断在改革技术检验机构上下功夫。一是加强实验室建设。在建设新检测办公楼过程中,对实验室进行了重点规划和科学设计,使实验室面积达300平方米。二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承检能力,先后投资近100万元添置、更新检验、检定仪器设备,新增检验检定项目均通过认证认可和计量达标验收。产品承检范围连年增加,为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6、建立企业质量档案。几年来,我们采取企业上报、入企调查等多种形式,对全县重点企业共计210家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实现了微机动态管理,初步建立起了科学准确、灵活高效的质量信息反馈和分析系统,可为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宏观经济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也为从源头抓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重点帮扶、争创名牌,提高企业竞争力。
名牌体现了质量,体现了效益,是高质量和综合经济优势的象征,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县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为重点,将质量兴县活动与实施名牌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制订了名牌培育和发展规划。通过建立重点企业质量档案,确定重点帮扶企业名单等方式,集中力量扶持、发展了一批名牌产品,并不断吸引优良资产和生产力要素向这些企业和产品集中,规模效益和品牌竞争力不断加强。目前,我县有中国名牌产品“甲家”牌小麦粉生产基地1个,国家免检产品1个,省名牌产品5个,曾有2家企业获河北省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其中河北徐水县刘伶醉酒厂到期未续),3个产品获河北省优质产品(其中2个产品已到期)。
河北刘伶醉酒厂是徐水县的一家老酒厂,拥有800年的古窖池,技术精良,酒质醇厚,其产品刘伶醉酒曾被评为“中国白酒创新品牌”,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知名度较低,效益长时间徘徊不前,影响了企业发展。为此,县政府经多方研究,确立了帮企业争创省名牌产品,提高企业产品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快企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创名牌过程中,县领导多次亲自带领有关人员进驻该厂,深入生产一线,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对照申报省名牌产品的条件逐项帮扶,使企业顺利获得了省名牌产品称号。目前,刘伶醉酒知名度大大提高,产品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企业经济效益逐年提升。巨力集团生产的吊索具,在荣获省名牌产品后,产品打入了三峡、航空航天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在市场上畅销不衰,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这些名牌产品及生产企业为其它企业做出了榜样,大大推动了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争创名牌产品的积极性。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年终工作总结质量兴县工作总结(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