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打保结合、疏堵并重,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假冒伪劣产(商)品的存在,是开展质量兴县工作的最大障碍,县域经济要发展,产品质量要提高,就不允许假冒伪劣有生存的空间,打假治劣与扶优扶强并不矛盾。
白酒是我县的区域性产品,也曾是我县的支柱产业,九十年代后期的无序竞争,导致各白酒生产企业经营困难,还两度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全国重点整治区域。开展“质量兴县”活动以来,县委、政府对酒业发展给予了极大关注,先后出台了《徐水县酒业打假治理整顿工作方案》、《关于规范酒厂生产行为的规定》及《关于生产委托、来料加工品牌白酒的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酒厂生产条件、包装标识等作了具体规定。并以白酒换发国家生产许可证为契机,帮助有能力的企业添置了生产、检测设备,培训了质量检验人员,完善了内部管理机制,提高了产品质量水平。同时加大了对不法经营者的打击力度,明确了质监、工商、酒类各部门的管理权限,完善了打假责任制,每名执法人员分包1——2家酒厂,县长与各部门一把手签定打假责任状,各部门一把手与本局股所长、股所长与执法人员层层签定责任状,下大力砍掉了一批规模小、效益差、无自己品牌、以投机为主的小酒厂,酒厂数量从过去的100余家锐减至现在的46家,酒业生产经营环境大为改善。目前,这46家酒厂中已有3家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4家企业采用了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10家酒厂制定了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刘伶醉”酒连年被评为省重点名牌产品。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
我们的双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兄弟县相比,还有许多不足:县政府质量奖励基金一直未能到位,建筑业、服务业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服务质量与省用户满意单位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再接再厉,奋力追赶,使我县的质量振兴工作不断上台阶、上水平。
二○○六年十一月八日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年终工作总结质量兴县工作总结(3)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