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不驾车是一种责任
在每一次的夜查中,被查出酒后驾车的驾驶人总是找借口为自己开脱,他们或说只是喝了少量的啤酒,或说是中午喝的酒。那么何为“酒后”驾车?“酒后”驾车又有哪些危害呢?
所谓“饮酒后”,一是,指不论饮量多少,只要饮用了含有酒精的酒,包括白酒、啤酒或果酒等,时间在八小时以内的,均为饮酒后;二是,酒精检测器检测,看血液中是否含有酒精成分,含有酒精成分的则为“酒后”。饮酒后,酒会对人的中枢神经起麻醉抑制作用。实验证明,饮酒者每100毫升血液中含酒精50毫克时,反应能力即有所下降,达到100毫克时,下降约35%,达到150毫克时,下降50%,并使人动作失调,手脚失控。驾驶员在没有饮酒的情况下行车,发现前方危险情况,从视觉感知到踩制动踏板的动作之间的反应时间一般为0.75秒。因为机动车是一种速度快、冲力大的交通工具,它要求驾驶员行车时,对于道路上瞬息万变的交通情况,要在0.75秒内作出迅速的判断,并采取恰当的技术措施,才能保证交通安全。而人一旦饮酒后,就会出现远视,视物的立体感上发生误差,反应时间要增大二至三倍。据统计,驾驶员酒后开车,其发生交通事故的比率为没有饮酒情况下的16倍。
前不久,一位机动车驾驶人酒后驾车上路。由于酒精的作用,原本有多年驾龄的他在正常会车时却把握不住方向盘,一路连撞了五个正常出行的群众后驾车逃逸。案发的第二天,这位驾驶人来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投案自首,他悔恨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本应尽情享受节日的快乐,可是酒后驾车却把这种美好的感觉无情地打破。这起车祸中那些无辜的受害者虽无生命之忧,却要在医院里饱受疼痛。
中国人饮酒由来已久,日常生活中也是无酒不成宴。在蒙古民族的酒文化中,美酒是款待客人的最高礼节,也是凝聚着人们深情厚意的精华。每每亲朋相聚,推杯换盏中,有一种“相逢意气为君饮”的豪迈气概。本来亲朋好友节日相聚,饮一些酒来烘托一下气氛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酒后驾车就有可能会酿成惨剧,会让人们憧憬的幸福生活戛然而止。在这里,我们还是要重复那句看似很朴素的话语:开车莫饮酒,酒后不开车。也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尽享人生欢乐。
希望通过此次行动的开展能将这种不好的社会现向打击干净,还广大市民一个安全的生活空间。
谢谢各位。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工作汇报开展打击酒后驾车专项行动工作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