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把中国建成全球性第三时区金融中心,必须不断完善与之相匹配的金融市场。而证券市场是这个金融中心的重要一部分。本文从“中国有必要建立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大力发展我国证券市场的可能性、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方面”等三个方面说明了促进证券市场(主要是股市)的发展,配合我国建立世界级的第三时区金融中心的问题。
【关键词】国际金融中心;证券市场;外汇储备;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证券公司监督管代写论文理条例》和《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以及调低证券交易印花税。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即是表明政府要大力扶持资本市场,善待资本市场,保护投资人利益。(至于目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那是从整个国民经济宏观层面考虑,也有利于我国大灾之后的恢复重建。)又如,为了改善我国金融体系,经济体系运行机制和结构,维持长期股市牛市,我国推进了资本大众化进程。甚至在胡锦涛主席所作的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中国这样延续资本大众化进程,目的是维持资本市场的长期牛市,以吸引更多海内外各方投资者,吸引境内外的企业来我国资本市场挂牌上市,最终目标是为了打造第三时区国际金融中心。
二是,政府管理层在全力推进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证券市场发展。如,今年5月6日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了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而上海更是重视,将有自己的“达沃斯”。上海经过精心充分的准备,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邀请了众多中外金融专家学者参加的首届“2008陆家嘴论坛”也于2008年5月9日~10日在上海正式召开。这是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发展完善中国证券市场的重要举措。
此外,为了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在“寸土寸金”的陆家嘴功能区域内,将兴建1万套金融人才公寓。这是为加快发展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聚集中外金融机构,集中金融人才,提升金融能级,完善金融功能,逐步扩大金融区域的重要措施,当然也是为了促进我国的证券市场建设,也体现了管在刚闭幕的2008年首届陆家嘴论坛上,国家政府的有关领导,上海市党政领导,中外金融界重要人士就中国发展金融,特别是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实现提出了具体步骤,中外专家学者献计献策。的确,不论从全球金融发展来看,还是从中国经济金融发展来看,把中国,尤其是上海建成全球范围的金融中心,将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有必要建立全球性的国际金融中心 从世界经济发展来看,为了使全球在每天24小时内都能从事金融交易,有必要在世界范围内的有关时区设有金融交易中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已经有了两大时区的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即伦敦金融街、纽约华尔街,现在需要有除这两大时区以外的,能覆盖其他地区的第三大金融中心,如亚太时区的全球性金融市场。从各种条件情况来看,这个第三时区的全球国际金融中心应该由中国去创建。这是因为:
一是,从理论上来看任何一国的经济发展都是经历由兴到衰的历程。当年的西方各国经济在经历了工业革命,一、二两次世界大战,迅速掘起,飞速发展的过程,如美英等国。但在经历了一段井喷式发展后,已经出现了拐点。特别是美国在经历退。这一点连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也不得不承认,认为美国经济面临衰退风险。并且美国的次贷危机也严重拖累了西方世界。全球经济发展重心正由大西洋转入太平洋,由西方国家逐渐转向发展中国家。而在发展中国家中,又属“金砖四国”,即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发展最快。因此,西方经济不景气,也正好促使我们的发展,促进中国建立相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财经金融促股市发展建第三时区金融中心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