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是及时启动抗旱预案,尽力减轻旱灾损失。今年旱象刚露头角,我县及时启动抗旱工作预案,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组织抗旱救灾,共浇灌面积25万亩,临时解决4万余人饮水困难,全县旱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一方面是16座病险水库作好全面整修,为确保今年蓄水抗旱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服从上级防汛调度、保证水库绝对安全的前提下抓好山塘水库蓄水保水,全县今年最大蓄水量达6453万方,为抗旱提供了有力保证。再一方面,县属水管单位及时对所辖渠道进行了清淤,并整修险工险段,在抗旱中表现出了明显的效果。青山垅水库永兴灌区东风管理所和石壁垅水库管理所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组织干部职工清理渠道,确保畅通,并采取定人员、定地段、定流量、定行水制度、定报酬、定奖罚的“六定”责任制进行放水,灌区近10万亩农田得到了有效灌溉。三大灌区灌溉渠道在放水过程中多次出现险情,全部在最短的时间内抢通。柏双干渠在放水后出现外堤塌方,仅2天时间就完成抢修。便江提水灌区一台变压器损坏,仅花1天时间就修好,实现2台机组同时上水抗旱。9月11日,便江左干外堤垮塌50余米,包括征地手续、青苗补偿、工程抢险等工作仅4天时间就采取临时措施通水。
(二)突出抓好水利建设,防灾抗灾能力全面提高
2009年度,我县根据“巩固、改造、积极发展”的水利建设方针和“保安全、保重点、保效益”的原则,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战略,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水利建设的指示精神,以病险水库整治、灌区配套建设、安全饮水工程为重点,科学规划,全面推进水利水电建设,全年度共投入水利水电建设资金8752万元,投入劳动工日382万个,开工各类水利工程4235处,完工4179处,移动土石方329万方,超额完成年度水利建设任务,全县防灾抗灾能力大幅度提高。
一是病险水库整治全面完成。全县共整治病险水库16座,其中国家补助项目1座,即石壁垅水库;省级补助项目1座,即工农利水库;市级补助项目6座。石壁垅水库除险加固是我局争取的国补项目,也是今年我县“百亿”投资项目之一,建设内容包括大坝迎水面混凝土防渗、坝基帷幕灌浆、溢洪道改建、新建消力池、输水钢筋内衬、住房改造等,争取中央财政资金300万元。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我局严格执行工程招标投标制、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并切实加强对工程的监管,严把工程质量和进度关,工程项目已于11月19日通过市级竣工验收。省补项目工农利水库和市补项目来得垅等6座水库除险加固工作也全面完成,总计完成投资90万元。同时,我局精心组织,做好病除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前期规划工作。在原有3座国补项目的基础上,又完成了7座小型水库拟报国家补助项目的前期规划。
二是安全饮水工作成效显著。按照中央对扩大内需项目的建设要求以及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部署,2009年,共建设完成农村安全饮水项目33个,完成总投资790.6万元,占计划投资的100%,其中中央财政投资460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330.6万元。解决了21个乡镇、43个行政村17667人的饮用水氟、砷超标的安全隐患,占计划人数的103.7%。
三是灌区配套建设整体推进。全县共投入资金1670万元,硬化渠道71公里。我局争取国家拉动内需项目资金670万元,完成柏永干渠二甲段渠道防渗3.4公里,柏双干渠九甲段渠道防渗12公里,共平整场地15200平方米,移动土方2.86万方,浇筑砼8600立方米,浆砌块石1.4万立方米。工程的全面竣工,为我县今年抗旱灌溉放水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烟水配套、农业开发、国土整理、群众自筹等项目硬化田间渠道56公里,灌区配套建设整体推进。
四是面上工程形势喜人。通过农业开发、烟水配套、国土整理、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带动,乡镇、村组、群众积极投入小塘坝、小渠道、小河坝等面上水利工程建设。全县共完成渠道清淤220公里,硬化田间渠道56公里,整修塘坝650座,修复水毁工程500多处,达到新增蓄引提总水量100万方,新增灌溉面积0.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万多亩,恢复灌溉面积0.5万亩。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年终工作总结县水利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