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精心组织抓创建。我们先后制定了《鞍山市三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总体规划》、《鞍山市创城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实施绿色行动建设文明城市实施方案》,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9个方面60项指标层层分解,明确每一阶段的任务、标准和完成的时限,按年度组织实施,使创建工作有计划、有步骤进行。在城市建设上,与西南大学合作,高标准完成了总体规划的修编。对城市广场改造,向国内外公开招标征集设计方案,在《鞍山日报》等媒体上刊载应征方案,由广大市民投票评选最佳方案。实施绿化和亮化工程,邀请上海、大连等国内高水平队伍进行设计和施工。在城市管理上,制定了一系列法规,组建城市管理监察支队,对市容进行综合管理。
(二)推进经营城市,加大基础建设投入
创城需要建设,建设需要投入。为有效解决资金难题,从2001年开始,我们积极开展“经营城市”的探索和实践。两年来,在财政预算没有增加城建投入情况下,通过利用外资、土地出让、经营权有偿使用、深化市政公用事业单位改革等多条渠道和多种办法,累计筹措建设资金20亿元,有效地弥补了基础设施的欠账。
一是加强了城市环境设施建设。我们坚持从城市环境容量和资源保证能力出发,遵循生态规律,逐步建设完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实施污染集中控制,投资2.17亿元建成日处理能力22万吨的第一污水处理厂,投资1.05亿元建成日处理能力10万吨的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投资7600万元,建成日处理能力达1200吨的羊耳峪垃圾处理厂,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积极发展集中供热,扩大热电联产,逐步取缔分散供暖锅炉。到2001年末,城市集中供热率达70%。同时,努力提高城市居民燃气使用率,城市气化率已达97%,有效缓解了空气污染。
二是加强推进工业污染治理。以鞍钢工业污染防治为重点,围绕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认真落实国务院提出的“一控一达标”的工作指标,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和建设循环经济型示范企业工作,完成重点污染治理项目315项。鞍钢结合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累计投入环境污染治理资金11.2亿元,相继完成了污水处理厂建设、炼钢平炉改转炉、模铸改连铸、热烧改冷烧和鞍钢新1号高炉等近20项重大技改项目,在厂区内对14户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实施废水“零排放”。同时,开展了清洁工厂活动,三年拆除临时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新增绿地63万平方米,超万平园林绿地34处,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2.2%,在全省率先成为“花园式”工厂。
三是加强城市空气污染综合整治。建成区内561台1吨以下燃煤锅炉已全部取缔,拆除烟囱280根。对1吨以上锅炉实施专项治理,实现了达标排放。加强饮食业油烟整治,对重点饮食油烟扰民问题进行了认真查处。加强了机动车尾气治理,年检达标排放率达到90%以上。
(三)实施绿色行动,努力改善城市环境
去年以来,为了推进创建工作,我们把创城活动与市容环境综合治理有机结合,成立了环境洁美、道路畅通、城乡绿化、市民文明四个工程指挥部,认真组织实施绿色行动计划,使创城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实施环境洁美工程,城市环境卫生有了明显改善。我们全面拆除了市区内的临时和违章建筑,累计拆扒4.2万处,面积近100万平方米。拆除后的所有机关、单位都建设了通透围栏,进行了绿化美化。对占道经营进行全面治理,46条马路市场实现了退路进厅。对市区主次干道两侧户外广告牌匾进行了全面整顿、对乱贴、乱画、乱写、乱挂行为进行了打击。对城区环境卫生、未验收小区、建设工地卫生进行专项清理,对主干道两侧的临街建筑进行粉饰,有5000个单位签订了“门前四包”责任书,全市7787栋居民住宅有88%的楼道进行了粉饰,城区环境卫生总体水平在全省保持了领先地位。
二是实施道路畅通工程,城市交通情况有了明显变化。去年以来,我们在加快城市道路改造的同时,全面加强了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投资3200万元完善交通指挥监控系统、LED交通诱导屏、智能信号控制系统及标识、标线及护栏。完成了“122”事故报警、电子警察系统,建立了11条严管街、严管路。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调研报告建国家卫生城市纪略(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