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时期我国审计研究的战略性思路(3)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10-07-11 本文由余生勿扰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从中国现代审计的发展轨迹看,由于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与实践的断层,使20世纪80年代初对审计理论问题的研究只能采用各个击破的方式,时至今日我国审计研究从理论到实践都已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在这种前提下构建审计学理论体系不仅可行,而且十分必要。而这个问题的基石就是审计本质。 
  从审计定义看,审计本质是审计的内涵和核心,是对审计基本特征和审计其他要素的高度概括。只有明确了审计本质,才能演义出审计的目标(审计审什么)、探讨审计存在的前提(审计假设)、考证审计实现目标的基本手段(审计职能)、寻找审计的范围(对象)、确定审计依据(审计原则),并进而指导审计实践。可见,审计本质是基点,是审计定位之所在。 
  审计的本质是客观的,但其理论表达形式具有主观性,但这种人为的理论表述并不动摇审计本质在审计理论依据中的逻辑起点。相反,这种动态的逻辑推理更有助于人们对审计本质的认识与升华。 
  (四)对审计理论的深入研究 
  中国现代审计理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进程的影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审计实践客观上要求在新世纪审计理论的战略性研究中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端正审计理论研究方式。具体包括:审计理论研究要有超前性,要用正确的审计理论导向审计改革,指导审计实践;端正审计研究态度,要用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方法确实研究一些问题,要深入实际研究;增加审计研究团体,加强审计研究组织,明确审计研究主题。 
  继续深入研究国外审计理论。这就要求学术界要注重借鉴、消化、综合、创新,同时加强对比较审计理论的研究。 
  重视对具有中国特色审计理论体系的重新构建并创新。只有这样才可能对未来我国审计研究形成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 
  重视对环境审计、行为审计、计算机审计、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审计的研究以拓宽审计研究领域,同时应加强对审计法规的研究。包括审计法的完善与执行问题,审计法规与相关法规的协调问题,审计人员依法行使主权的问题,审计法规与审计理论框架的关系问题等。此外,也应加强对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审计研究。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财经金融刍议新时期我国审计研究的战略性思路(3)在线全文阅读。

刍议新时期我国审计研究的战略性思路(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gongzuo/7731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