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准则体系下的会计职业判断空间(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xuecool-com或QQ:
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三)关于入账时间的判断
会计核算主要有两大部分:一是入账时间的判断,另一个就是核算方法的选择。入账时间也即确认时间,新准则对此有严格的规定。一般要求同时符合几个条件时才能确认入账,而条件越多,会计人员判断的难度越大。这就要求会计人员知道完整的条件限制,因为一旦有一条不符合而予以确认,都将是违背准则的。比如,对研究费用和开发费用的不同处理的确认。要进行开发阶段的费用资本化,必须判断是否符合“有技术可行性”、“有使用或出售意图”、“有市场或对企业有用”、“有能力支持完成开发或出售”、“支出能可靠计量”等条件。只有这5个条件同时符合才能进行资本化。新准则的具体准则中要求会计人员作出此判断的还有:固定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无形资产中研究费用和开发费用不同处理的判断、确认为预计负债的条件、政府补助确认的条件、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和停止资本化的条件、租赁开始日的确定、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条件、关联方成立的条件判断。以上的判断具体准则中涉及到较多,虽然新准则对此规定严格,但百密必有一疏,出现新准则未规范时,需要会计人员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做出判断。
二、关于会计计量和核算方法的判断和选择
这一部分主要判断核算模式和核算方法的选择以及入账数额的确定,其中涉及到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等。在新准则颁布实施以前,旧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对此的规定较多,新准则最大的亮点也是难度最大的地方,就是大胆引入了公允价值这种计量模式,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挑战。另外,为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以往利用资产减值进行利润操纵的现象,出台了专门的资产减值准则,并规定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这一点也要求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要有所提高,要谨慎合理地判断资产减值准备的条件及数额。
(一)关于计量模式的选择
基本准则规定,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这一规定,使得具体准则会计模式的选择出现了一个亮点,那就是在很多具体准则中要求选择是采用历史成本模式计量还是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因为两种不同的计量模式直接导致以后期间资产和利润等数额的不同。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往往存在更多的职业判断空间,也就存在更多的盈余管理空间,所以企业的会计人员往往偏好这种计量模式。但是新准则也对运用公允价值模式有很多的限制条件,可以说是谨慎地引入了这种模式。所以企业的会计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往往运用会计职业判断,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创造出符合运用公允价值模式的条件,从而可以为企业盈余管理创造了空间。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有的会计事项不需要会计人员选择计量模式而是指定了运用公允价值模式,这种情况比较多见。新准则的38项具体准则涉及到公允价值的有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非货币资产交换、资产减值、股份支付、债务重组、收入、建造合同、政府补助、企业合并、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等17个准则,除了上面提到的4个需要选择会计模式之外,其余都是明确要求采用公允价值模式。
(二)关于核算方法的选择
新准则中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需要满足不同的条件,会计人员要准确判断出已经满足的条件,从而找出与之对应的核算方法,这也是会计职业判断最基本的要求。比如: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的选择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中成本法和权益法的选择。再比如,对于企业的外币交易,新准则规定可以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同时也允许企业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进行折算。要求企业会计人员要熟悉汇兑的知识、汇率的行情等,才能准确核算。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财经金融新准则体系下的会计职业判断空间(2)在线全文阅读。
新准则体系下的会计职业判断空间(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