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结构对公司治理影响的效应分析(4)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xuecool-com或QQ:
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国有银行进行产权改革,强化银行债权约束,解决国有银行“所有者缺位”问题。银行债务的软约束关键在于银行自身未解决治理结构问题,所有者缺位使银行经理获得了较强的内部控制权,而政策性贷款和商业性贷款的鉴别困难又进一步加大了经理人的道德风险。所以在保证国有控股的前提下,分散国有银行股权让其他股东实行监督控制权,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所有者缺位的困境。其次,国家必须释放对国有银行的行政干预,避免国有银行的人为经营。另外,要通过法制建设,通过完善有关立法并严格执法实现对债权人正当权益的保障。完善《破产法》,能使企业治理结构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为债权作用的发挥创造好的条件。
3、优化股权结构,使股权融资与证券市场的建设相适应。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个适宜的股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公司治理效率的好坏。优化股权结构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切实做好国有股减持,打破我国“一股独大”局面,同时,解决国有股的产权主体问题,使占股份比例较大的国有股能够对企业管理起到强有力的监控作用。其次,进一步培育法人投资主体,提高法人股东的持股比例,使其发挥个人投资者既无积极性也无能力对上市公司实行主动的监控作用。第三,解决非流通股的流通问题,使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充分发挥其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财经金融融资结构对公司治理影响的效应分析(4)在线全文阅读。
融资结构对公司治理影响的效应分析(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