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表现为班主任以与学生平等的身份参与班级管理,出现问题班主任要与学生开展对话,在对话中达成共识最终解决问题。
要做到班级管理的平等对话必须注意两方面:其一班主任要转变思想认识到学生与自己人格的平等性从而放下自己的威严、架子,主动亲近学生;其二班主任心中要有学生,并且把自己变成他们中的一员,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平等参与、共同决策、共同管理。
班上有三位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孤僻怪异、平时尽管循规蹈矩但看起来思想负担明显较重。元旦放假回来,全班只有一位同学作业没有交,我不分缘由,劈头盖脸、气急败坏的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她数落了一通,训完以后,但当我看到她头低得不能再低的头时,脸涨的通红,眼泪在眼眶中打转,我马上意识到自身做法的不妥。马上喊了班长和她,一起到办公室谈话交流,查明原因,也先反省道歉。后来,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二、从“保安式”的严看死守到放眼未来的转变
“严看死守”是保安式班级管理的最显著特征。习惯这种管理方式的班主任认为:绝大多数学生的自控力、自我约束能力都比较差,要保证学生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学习上,班主任必须严看死守。信奉严看死守信条的班主任,与学生寸步不离,成了名副其实的“保安”。这种“严看死守”的做法可能一在定程度上守住了学生的“身”然而却不一定能守得住他们的“心”。
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一经问世,便让无数世人思想遭到洗礼,心灵受到震撼、世人为之震撼的不是情节,不是人物,不是画面,而却是音乐教师马修与一群“池塘之底”少年之间的真挚深沉的师生情感,马修用美妙的音乐化腐朽为神奇,我们又为何不能用我们的放飞而非看守去感化学生,点铁成金呢?
班主任了解、认识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许多人观察学生时都将目光盯着学生的过去和现在,于是当学生犯了错误后就老账新账一起算,意在说明错误的严重性和顽固性,岂不知这种方法只能使学生产生“新仇旧恨”,于教育无一利而有百害。
“严看死守”着眼的是怕学生犯错。记得一位教师曾说过:“学生是过去的我”。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犯错违规属正常,我们观察学生、了解学生、认识学生应该用放眼未来的目光,看学生的长处,看学生的发展。“这孩子太顽皮,但也许将来会是营销方面的人才”,“这孩子不守规矩,也许将来做事会有独到之处”……有了这种对学生放眼未来的观察和思考,处理问题时心态就会更平和,方法也就更温暖,效果不言而喻。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类浅谈“五严”背景下班级管理方式的转变(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