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高坝大库对黄河调水调沙作用
利用洪水通过水库调度水沙把库区和河道内的泥沙排入大海。只有在小浪底水库建成才得以实现,1999年10月25日总库容126.5亿m3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下闸蓄水,2000年实现了自1991年以来黄河首次全年不断流。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蓄水为黄河下游保障不断流提供了强大的保障措施。也为黄河开展了大规模性调水调沙提供了可能。
黄河特点是“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首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著名水利专家王化云和他的同事们,在“上拦下排”的治黄方针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提出了“调水调沙”的治黄思想。三门峡工程的运用实践工程中进行了“调水调沙”试验,小浪底水库正式建成使用为调水调沙由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提供了先决条件。
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说:“多年来,治黄人一直在探索通过人工手段,塑造一种人工的理想的水沙关系,利用自然规律改变当前天然不平衡的水沙关系,但这要有两个前提,一是要有大型调节水库,二是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
但必须指出,随着小浪底水库的淤积,小浪底水库单库调水调沙水动力不足的局面已逐步显现。因此,应尽快上马古贤水库,构建完善的黄河中下游水沙调控体系,发挥黄河调水调沙的长期效益。
从黄河水沙的特性来看,黄河下游有“大水带大沙”及“大水出好河”的规律,水沙搭配协调,充分认识并利用自然规律,可能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所以探讨黄河中常洪水的“洪水资源化”利用,实施大规模调水调沙将有可能使调水调沙事半功倍。
大柳树水利枢纽的开发任务是:优化配置黄河水资源,缓解下游断流;改善水沙条件,减轻河道淤积萎缩;为自流和低扬程灌溉创造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保障粮食安全;发电;宁蒙河段防洪防凌;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进行水量调节等。
从资料上看,黄河黑山峡段含沙少、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黑山峡是黄河上游具有修建大型水库条件的峡谷之一,也是黄河上游最后一个可建高坝水库的峡谷。
宁夏和甘肃两个省区之间的关系问题,大家都希望把这个工程建在自己省区内,这与现行的财政税收政策有关。原国家计委、水利部审查通过的《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纲要》,将大柳树枢纽列为黄河水沙调控体系7大控制性骨干工程6. 高坝大库容以发电为主低水位运行,遇到大洪水年份尽可能蓄洪
1998年长江大洪水以来,我国不断健全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不断完善突发事件信息收集、统计和发布机制。对干支流上已建水库,设法增大防洪库容,做好三峡工程建设。加快建设干支流上新水库,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在采取工程同时,还需要提高防洪现代化技术,建设防洪指挥系统,发展气象卫星,配备现代化水文观测设施,加强气象预报和洪水预报,加强抗洪抢险方面的科研工作,以便全面了解和掌握洪水发生、发展和消退规律,采取正常情况下低水位发电运行,遇到洪水、或大洪水时尽可能蓄洪,以便能够改变以往的泄洪防汛运作,争取尽量多拦蓄部分洪水径流。
正因为洪水期为了防洪,每年我国超过2万亿m3河川径流水资源没有被利用流入海或出境了。
我国水库调节能力有限有效防库容不足,比如黄河上仅有龙羊峡为多年调节水库,而著名的三峡水库也只是季调节水库。总库容是年流域径流量2倍以上才可能保障有效防汛库容,需要特大型的水库,高坝大库容工程措施是保障
建议在可靠科学的长期预报基础上,长江流域以三峡水库以上可分为三级,在干支流前端的水库作为一级,可在汛期中蓄洪,中间大量水库依次8月中下旬蓄洪、三峡水库和丹江水库可在9月蓄洪,这样就形成了汛期中后期的蓄洪达到了梯级利用洪水发挥更大的效益。
7. 结合科学化系统化智能化管理高坝大库容确保大江大河安全
长江委防汛办主任说过,实施调度难在未来的不确定性,让我们很头疼,预报有一定误差。像2010年70000m3/s下来,要保证沙市不过警戒水位,三峡水库水位又不能太高,如果水位太高,来水风险更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现在在汛期原则上防洪是首要任务,但是也要兼顾,充分发挥综合效益。2010年,我们考虑这个问题很细致,坚持滚动会商、滚动汇报。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工学类高坝大库是我国大江大河长治久安的工程性保障措施(3)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