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本文基于对学院学生进行实际问卷调查,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前航海类学生资助出现的问题与难点进行剖析,并结合工作中的实践与创新,进而对如何加强引导和规范管理等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有效对策,积极构建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航运公司为支撑、勤工助学为辅助的多元资助体系。
论文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校企合作;航运公司;勤工助学
近年来,在立足学院现状,保证整体平衡的前提下,学院积极探索贫困生资助体系,使得曾困扰广大学生、家长入学难、在校读书难的现象已有较大改观。但由于水上专业学生中贫困生基数大、贫困程度高,因而学院仍未形成一套符合水上专业特色、完善的资助体系。为掌握可靠、详实的数据,在学院范围进行了资助调查,并实地走访学生,调查统计结果:商船学院大学生2450人,约65%来自农村,其中经济困难学生1136人,占学生总数的46.4%,其中特别困难的学生占5%;60%学生认为需要优化奖助学金的配置,45%学生认为贫困生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等,所以构建和完善学院的资助体系显得十分必要。
一、学院现行资助现状之分析
资助调查显示:学院资助情况趋于复杂化和困难化,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生生源的特点
由于学院学费较低,且就业率高,毕业后的工资待遇较高,吸引了广大中西部贫困家庭和农村家庭学生报考,使得学院的贫困生接近总人数的50%,导致贫困生基数大的现状。
(二)贫困生认定机制
从调查数据看,有45%的同学认为现行的认定方式有“利益驱使”和“不公平”的现象。由于贫困生群体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学院对贫困生资格的认定缺乏可靠的资产数据,仅凭学生填写的一张表格和学生家庭所在地或民政局证明作为认定根据,使贫困生申请者家庭经济背景的真实性难以把握。
(三)奖、助学金制度
当前贫困生奖、助学金制度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多数资助者倾向于资助成绩优异的贫困生,政府、社会团体、企业及个人设置的奖、助学金,明确指出用于奖励和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生,这类资助往往金额大而名额少,然而多数贫困生处于经济和学习的“双贫”状态,导致贫困生获得奖学金的比例不高。
(四)勤工助学
目前我校的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存在岗位少、薪酬低、功能单一等问题,而由于学院与社会联系比较欠缺,校外勤工助学岗位存在难以开发和不便管理等困难,且学生的安全和报酬无法保障。虽然学院学生在校内外参加勤工助学相对较多,但很大部分处于“守株待兔”的状态,无法利用勤工助学来自食其力。
(五)贫困生的教育
目前学院关注最多的是如何增加对贫困生的资助,而对贫困生的精神贫苦和心理问题关怀较少。虽然贫困生中不乏乐观外向、富有才华、沉着自信、独立自强的同学,但是在应对贫苦的过程中,很多同学都存在自卑、焦虑等心理压力,导致抑郁心理的产生,在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从而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六)国家助学贷款的偿还情况
助学贷款的偿还是一个长期、持续性的过程,而由于水上专业大学生的工作特点,导致以下两方点的问题:
1、学生工作之初,工资收益较低,多数毕业生仅能满足日常开销,无力偿还贷款。
2、水上专业毕业生,工作地点多在船上,回到陆上时间不固定,导致还款不便。
二、建立科学的认证体系和贫困生动态档案制度
由于学院贫困生问题将长期存在,应建立和健全有效的贫困生评定制度和完整的贫困生数据库,使贫困生资助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使贫困生帮扶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类试析立足行业构建航海类学生多元资助体系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