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树立竞争意识,完善职务聘任和合同管理制度:
优胜劣汰的法则是普遍存在的,竞争可以创造一种优胜劣汰的环境,使管理人才感到压力的约束,激发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目前在应用型大学,“因人设岗”时有发生,教育的公益性和市场法则之间的矛盾,使得应用型大学里大多没有建立真正的聘任制。为切实实现聘用中的“能上能下”,促进管理人才的合理流动,就必须强化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使管理人员在竞争中求发展。要根据“应用性”办学目标的需要,完善管理人员的职务聘任制度,并在管理人员中落实聘用合同制和劳动合同制,实行管理干部聘用竞争上岗,建立人员流动制度,遵循“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由身份管理转为岗位管理,由资格评审转为职务聘任,由论资排辈转向竞争激励。
在职务聘任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的实施中,要注意处理好竞争和协作的关系,即在加强管理人才竞争意识的同时,还要加强协作意识,增强团队精神;要使竞争尽可能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组织管理人才队伍结构,形成队伍梯度,减少竞争中可能产生的摩擦,形成良性循环。
2.5 发挥领导魅力,营造和谐向上的激励环境:
应用型大学的建设起步较晚,校园文化建设、共同理念培养普遍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应用型大学可以通过校庆、运动会、各种大型组织活动等加强校园文化和团队精神建设,培养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统一管理人才的思想、信念和追求,明确激励目标,提高管理人才理念上的认同。具有应用性特点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是应用型大学发展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因此要营造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和谐合作的工作氛围、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通过激励环境的整体优化,使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有机结合,文化激励和情感激励有效统一,充分发挥环境激励约束的重要作用。
在营造和谐向上的激励环境的过程中,领导者工作魅力特别是高层领导个人人格魅力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导向和号召作用。一个好领导能带出一个好班子,一个好班子能带出一支好队伍,一支好队伍能建设一所好学校。管理人才队伍的激励约束环境的建设,很大程度上受到领导者工作魅力和领导风格的熏染。超前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卓越的才干、过人的胆识、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不仅能对管理人员产生良好的榜样激励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大家看到希望和光明,在工作中感觉更有奔头,从而在情感上最大限度激发管理人才的工作激情。
应用型大学的管理人才队伍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通过激励约束机制,增进管理人才的工作绩效,提高管理水平;通过绩效反馈,及时制定或修改管理人才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加强职业生涯管理意识,使管理人才个人目标和应用型大学办学目标相一致,才能真正实现应用型大学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尚子扬.关于高校教育职员制改革的思考[J].东北大学学报,2006(3)
[2] 孙芳明.高校内在权力冲突分析及其协调机制的构建-以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冲突为基点[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4)
[3] 原葆民.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管理学应用型大学管理人才队伍的激励约束策略(4)在线全文阅读。